煎服中药牢记3个“不宜”

文 / 家庭中医药
2020-01-16 08:08

煎服中药牢记3个“不宜”

近年来,由于中药功效良好、副作用小而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然而,不少人在服用中药时对一些常识不太了解,以至于导致药物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严重者甚至会产生毒性,给服用者的健康带来新的伤害。我们在服用中药时,要记住有三个“不宜”。

煎焦的中药不宜服用

在煎煮中药的时候,有时会不小心把中药煎焦,这样的中药不宜再服用。因为煎焦之后,中药中原有的药效成分会遭到破坏,如治疗伤风感冒的中药藿香、桂枝等,富含挥发油类,煎焦后其中的油质就会挥发掉,药效也随之消失;再如一些滋补性的中药,煎焦后味道会由甜变苦,不仅口味不佳,还会失去滋补作用。更有一些药物,煎焦后不仅药效丧失,还会产生有毒物质,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

过夜中药不宜服用

有些人中药一次煎完,喜欢分成几天来喝,其实这对健康很不利。因为中药中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挥发油、氨基酸和各种酶、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如果过夜服用或者在冰箱里存放过久,不仅药效降低,而且会因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使药液中的酶分解减效,细菌也会滋生繁殖,药液也可能发馊变质。所以药液应该尽量现煎现服,如需过夜服用,应在冰箱里保存。

煎药时间不宜过长

有些人觉得中药煎煮时间越长,药液的浓度就越高,药效也就更好,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因为在煎药之时,药性成分在不断地析出和释放,然而当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达到饱和之后,这一过程就会停止。此时,如果继续煎煮,不仅无法使得药液浓度增高,反而会因为不断的蒸发使得有效成分减少,甚至还可能因为长时间的高温而导致药性成分的破坏,导致药效降低。因此,煎煮中药要按照医嘱,掌握好煎煮时间。

最新合订本

上架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摘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编辑:秀泷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