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去看病,医生却让我看精神科(下)
我们通过《月经不调去看病,医生却让我看精神科(上)》中,小墨故事探讨了边缘性人格障碍(BPD)判定标准及他们的行为特征等。本文我们重点来说一说该如何与BPD患者相处,家人该怎样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之所以容易处在极端思想和行为的边缘,是因为他们的意识里只有非好即坏,非黑即白,非对即错这两种选择,没有中间地带,没有折中迂回的概念,没有“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所以导致他们总是处于惶恐不安和崩溃抓狂之间,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非刻意地、无缘无故地就会情绪爆发。
一旦感受到,或者仅仅是想象到一点点威胁存在或即将发生,就会内心崩溃,不停表达自己的担忧,通过一些非理性的行为来缓解内心的崩溃不安——如小墨怀疑自己的子宫肌瘤一夜间会长大,不停地要求去医院做检查;担心工作中会出现安全问题,自己就要承担责任,所以总想离职。
不同类型BPD特征边缘型人格障碍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普通的低功能边缘型人格障碍,第二种是隐藏的高功能边缘型人格障碍,但这两种类型会有一些交集。
普通的低功能边缘型人格障碍特征
01
1
通过如自残、自杀等损害自己的内化 (Acting in)行为来应对痛苦。
02
知道自己有问题,并急切寻求心理健康医疗体系内的治疗,有的还为了自身安全住院。
03
日常工作生活困难,和重度抑郁症患者相似。
04
情况严重者会有饮食紊乱或药物乱用等症状和行为。
普通的低功能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其家庭成员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寻找适合的治疗,处理危机(尤其是自杀),愧疚感,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父母则害怕自己的孩子无法独自生活。
隐藏的高功能边缘型人格障碍特征
01
自己永远正确,否认自己有任何一点问题,认为任何关系的破 裂,都是因为别人有问题而造成的。对家人提议去看心理医生 或去做心理咨询的建议激烈反对。
02
排斥心理治疗,除非被威胁结束关系,而被迫接受心理治疗,面对治疗师也会否认、回避自己的问题。若是与伴侣或家人共同参与治疗,会向治疗师表达自己才是受害者。
03
情绪难以自控,处理自己痛苦的方式就是对外发泄愤怒,并指责家庭成员应为存在或只是他自己想象出的问题,负全部责隐藏任。
04
外表看似非常自负傲慢,以此来掩饰内心的极度自卑。通常在工作中可以表现得正常,但在亲密关系、家庭关系中,对亲近的人表现出强烈地攻击行为。
05
若同时有其他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同样存在高功能患者,如自恋型人格障碍。
隐藏的高功能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其家庭成员最大的挑战在于:应付一些口头上、情感上,有时甚至是身体上的虐待;说服边缘型人格障碍者接受治疗;不经意间丢失自信与咨询;不断尝试设置界线,又不断失败。
边缘型人格障碍,除了这两种类型的患者,还有一种是两种特质皆具的,这类患者是既拥有普通的低功能特质,又拥有隐藏的高功能特点。通过分析,小墨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两种特点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她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多年来依赖于家人的照顾;同时她又完全符合隐藏的高功能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特征。
家人与BPD患者相处建议鉴于小墨当下这种情况,想让家人劝她来接受心理治疗,可能性不大。为此,我对小墨的家人提出了几条陪伴建议:
1
不接患者的投射的愤怒
当患者突然愤怒、用语言攻击家人时,通常家人一遇到这种剧烈的投射,会做出一个应激反应,就是反击。拒绝投射的方式不是反击,因为反击恰恰表明你已被对方的投射控制了。
做到不反击首先要在自己内心做出一个澄清:她的愤怒情绪源于她自身的病症,而不是我做错了。我看到她的情绪状态就好,不必计较她所有的攻击性语言的内容。因为那些话是夸大的、不真实的。但她是病人,她不自知,但我得知道。
小墨的父亲每次都对小墨的语言攻击耿耿于怀,也每次和她对吵得最激烈。我对小墨的父亲说:“不要她一发球,你就赶紧过去接球和她对战,你要清楚你自己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不要被她的情绪牵着鼻子走。”这个比喻让小墨的父亲有所觉察,他思考了一下,然后重重地点了点头。
2
建立和患者之间的安全“界限”
当患者情绪爆发时,家人可以选择暂时性离开,打破旧的互动模式,不再和患者激烈对吵,以冷静的情绪和方式应对。可以平静地对患者说:“等你情绪平复一下后我们在谈吧”,“当你可以心平气和地表达时,我也愿意和你说说我的看法”。
3
可以帮助患者,但不能替代
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最好的帮助就是尊重她的选择,让她自己做决定,让她学会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你认为作为家人给出的建议都是为她好,但对于患者本人感受到的却是被否定、被控制及不被信任。尤其对小墨这样的可能伴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家人的建议只能引来她剧烈的情绪反应和语言攻击,她攻击父母没文化、素质低,所以目光短浅,不敢让她离职,无视她的工作压力,无视她的身体健康。父母担忧小墨离职后无法养活自己,并说出了一堆理由来论证,比如小墨不洗澡,不收拾房间,不喊好几遍不出来吃饭等等。但父母这样事无巨细地照顾的结果,并不能真正帮助小墨成长,对她的康复疗愈更没有效果。
所以我建议小墨的父母,尊重小墨的决定,当她再提出要离职时,就对她说:“好的,我们尊重你的决定,你比父母有文化,有智慧,在这个时代做什么也都能吃上饭。你想好了就去做吧。”
小墨父母当场表示小墨可能自己没能力、也不会去办理相关离职的手续,一切又都交给父母。我就说:“那她不去办手续就不办,这是她自己的事情。就要让她学会自己去承担责任。”
也许当小墨不是用全部的精力来对抗父母时,才有精力去想一想哪种选择对自己真正有利。以小墨的智商,她是可以权衡利弊的。(当然父母对小墨的担忧也表现出他们的控制,这也是他们需要觉察和成长的部分。)每个人的人生只能自己负责,父母再想为子女好,也不可能安排她一辈子,因为从自然规律上讲,毕竟父母要比子女先走一步离开人世。
4
改变互动模式,倒逼患者成长
也许当患者从心理上感受到不能完全依赖亲人了,自己得为自己负责,才能觉察自己的问题,从而接受建议,考虑去做心理治疗。这也许来自亲人提议,也许来自她看其他病时医生的提议,或者她自我意识的觉察醒悟。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亲人要打破和患者以前的互动模式,不再是共生的关系,从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上,都要和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
无法正常面对处理关系,是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人最大的困扰,特别是与最亲密的人之间的关系。他们突然情绪爆发及冲动非理性的行为,让亲人深感无助同时被攻击虐待。若长期被迫忍受BPD患者的行为,会给患者身边的亲人带来诸多伤害:出现心理或精神问题,或引发身体的各种不适。
所以对于BPD患者的亲人,也要适时去做一些心理干预。除非你离开这段关系或者患者本人已得到正常治疗。那在BPD患者还没有准备好承认问题或寻求治疗之前,亲人可以通过管理自己的反应,设立界限及改善沟通来方式来改变关系,让患者和亲人的关系变得更加稳定和有益,这对患者是最有利的帮助。
参考资料:
1.《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 personality disorder,BPD)
2.《揭秘边缘型人格障碍》作者:罗伯特·O.弗雷德尔
3.《亲密的陌生人:我们如何与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相处》作者:保罗·梅森 兰迪·克雷格
作者:野子
原名李荣,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督导师、沙盘游戏写作导师、舞动治疗师、全国多家公益组织心理疏导志愿者、历任十余年电台心理夜话类节目主播。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玫瑰生涯.女性幸福人生全攻略》、诗集《地脉》、《静美之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