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瘙痒、反复起疹6年, 用“防风通圣散”治愈!(值得参考)

文 / 厚和中医
2019-04-22 18:22

大家好,我是中医老刘

今天分享一个我用“防风通圣散”后应用在临床的验案,希望和大家共同切磋

患者,女,30岁,头皮瘙痒六年,而且头皮总是有米粒状小疹,口服抗过敏西药,时轻时重,反复不愈,伴大便干,舌淡红,苔薄黄。

处方防风通圣散。

组成

防风6克 川芎6克 当归9克

白芍9克 酒大黄5克 薄荷6克

炙麻黄6克 连翘9克 芒硝6克

生石膏12克 黄芩10克 桔梗10克

滑石10克 荆芥3克 生白术5克

栀子5克

7付,水煎服。忌鱼虾及辛辣。

二诊,头皮瘙痒减轻,大便正常,效不更方,续服二十一天,治愈。随访未再复发。

—2—

防风通圣散介绍

防风通圣散出自金代著名医家刘完素的《宣明论方》,传承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组成】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炒)、白术、山栀、大黄(酒蒸)、芒硝(后下),各五钱(各15g),石膏、黄芩、桔梗各一两(各30g),甘草二两(60g),滑石三两(90g)

【用法】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

(现代用法:为粗末,每次9g,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或作丸剂,称防风通圣丸,除滑石外,余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另将滑石粉碎成极细粉包衣,打光,干燥。

丸剂口服,一次6g,一日2次。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量增减。)

【功用】疏风解表,泻热通便。

【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憎寒壮热,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口干,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大便秘结,小便赤涩。并治疮疡肿毒,肠风痔漏,丹斑瘾疹等。

【方解】本方为解表、清热、攻下三者并用之方,主治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皆实之证。

由于外感风邪,邪在于表,以致憎寒壮热;风热上攻,故头目昏眩,目赤晴痛,耳鸣鼻塞;内有蕴热,则口苦口干,便秘溲赤;风热上淫,以致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

至于疮疡肿毒,肠风痔漏,丹斑瘾疹等,由于风热壅盛所致者,亦可加减运用。

方中防风、荆芥、麻黄、薄荷疏风解表,使风邪从汗而解;大黄、芒硝泄热通便,配伍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解肺胃之热;山栀、滑石清热利湿,使里热从二便而解。更以当归、川芎、白芍养血活血,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和中缓急。

如此,则汗不伤表,清下而不伤里,从而达到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之效。王泰林曾谓:“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效耳”。

【加减法】本方在临床运用,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权变。如无憎寒症状,可去麻黄;热不甚,可去石膏;便不秘,去硝、黄(即双解散)。

—3—

分析总结

老刘强调本方针对瘙痒性皮肤病的风、热、血、湿病因,包含了祛风、清热、和血、祛湿等法。

本例患者头皮瘙痒六年,头皮总是反复长一些米粒状小疹,口服抗过敏西药病情时轻时重,反复不愈,又伴大便干,舌淡红,苔薄黄。正是一派风热壅盛之象。

故使用防风通圣散针对病机,疗效明显。但方中荆芥用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加重瘙痒。

好了,今天的中医知识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中医老刘,个人微信:macskf,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