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治好三阴三阳病,首先要知道它们是怎么传导和变化的

文 / 金兰中医学社
2019-04-19 11:01

《伤寒论》是中医的著名经典,它所提出的辨证方式对于传统医学的诊治来说十分重要,但是如果只是去了解“六经”中三阳、三阴的病位和症状是远远不够的。就像“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为肝属木,脾属土,木可能克土,肝病可能导致脾病,只有知道疾病传变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去预防和治疗,五行是这样,六经的传变亦是这样。

根据人体脏腑阴阳的变化,分为三阳、三阴,而这六经的疾病并非完全各不相干的,彼此之间可能会有传变,邪气可能从一条经脉进入到另一条经脉,后世的医家依据邪气传经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这些传经方式:

1.循经传

也就是邪气依次按照经脉阳气渐弱地顺序,由表及里的传变,从太阳到阳明到少阳,在到太阴到少阴到厥阴,邪气越往里,病位就越深,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会越重。

2.越经传

邪气越经的意即它不按照顺序,而是越过一条经或者多经相传,比如说太阳病的外感,可能直接发展成为少阳病。

3.表里传

阴阳脏腑互为表里,人体脏腑的经脉也是如此,太阳膀胱经与少阴肾经;阳明胃经与太阴脾经;少阳胆经与厥阴肝经(另外还有手三阴三阳亦是如此),这些都互为表里,邪气很可能会相传。

六经疾病邪气的传变有着自身的规律,并不是随意相传的,主要还是受几个原因影响,比如人体正气的盛衰;邪气的轻重;治疗是否得当以及体质的强弱和是否有宿疾。

如果人的正气强盛的话,那么邪气就会消退,由里传表,由阴转阳;而如果人体正虚邪盛,那么就会加重、入里。

在中医临床上,掌握六经传变的规律更有助于疾病的治疗,而判断疾病是否要传经的时候,还是要根据脉证、症状来,不能以病程日数多少来推断。比如“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自然病程虽然是六七天,但是还是要根据症状和脉相来完全确定。

很多人听到中医讲阴阳,好像是在讲玄学,实际上并不是,不知道你看到《伤寒论》里这么论述阴阳,会不会明白一点呢?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荷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