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生姜有讲究,不要一错再错,关键在生姜皮!

文 / 指尖健康
2019-01-07 01:28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一定在想:这个生姜是不是平时菜场里卖的那种啊?其实呢,的确是的。

平日里,如果中医给你的方子里开了生姜,药房没的配,怎么办?出门右拐,菜场买一点,按照方子的克数扔进去就行了。。。

总之,生姜是一个配大闸蟹少不了的调味品,也是中医里的不可或缺的一味药。。。

不可或缺到什么地步呢?

比如高端上档次的《伤寒论》里,一共113个方子,用到生姜多少个?

37个,几乎占到三分之一。比如大名鼎鼎的桂枝汤,葛根汤,大青龙汤,生姜泻心汤。。。还有《金匮要略》里生姜半夏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等。。。都少不了它


所以,在正式讨论生姜去皮不去皮前,为了表达对它最基本的尊重,我们必须先科普一下,生姜大概有什么功效?

生姜是辛,微温的,什么是辛?就是你把它切开,凑近鼻子一闻,你会觉得有点辣鼻子,辣眼睛。。。但就因为这种辛温的特性,所以中医常用它来干嘛?透表发汗

比如大冬天的你穿着个吊 裆 裤 七分裤,吹着风了,着凉了,浑身怕冷,流清水鼻涕,就是有点风寒感冒了。。。这时候来碗热乎乎的姜汤,就能帮你鼓动一下身上的阳气,身体一热,加上生姜辛温能入肺经,肺又开窍于鼻,鼻子一通,肺主皮毛,顺带浑身出点汗,整个人感冒的症状就会缓解很多。

除了透表发汗,中医还最喜欢把它和红枣搭配在一起用,比如桂枝汤(《伤寒论》里辛温解表的名方)就是,那为什么偏偏选红枣而不是选别的呢?

对于生姜+红枣这层关系,中医里有个专用术语叫调和营卫,其实说白了,就是涉及到气和血能不能和谐共处。。。

生姜的性格特征是辛,温,发散发汗的,它就像打仗冲在最前面的排头兵,只会向肌肤表面冲冲冲冲鸭。。。

但是冲得太猛了,发散太过,汗出忒多,也是会伤阴,伤血的,这时候就需要红枣来补血,以免生姜冲昏头,发汗太过伤阴伤血。

另外被女性同胞熟知的用生姜红糖水来缓解痛经,也是因为生姜有辛温发散之气,可以通经络的作用。

除此之外,生姜还可以止呕,化痰止咳,解半夏、鱼蟹、鸟兽肉毒。



看到这,大家肯定想问,那么好的生姜,到底要不要去皮吃呢?

正确答案是:没必要去皮。。。

因为生姜皮也是一味药,至少张仲景在伤寒论里没说生姜去皮,在清代的《医林纂要》里有特别写到过:姜皮辛寒,凡皮,多反本性,故寒。以皮达皮,辛则能行,故治水浮肿(也就是能行水消肿,利尿通小便),去皮肤之风热。姜发汗,则姜皮止汗,且微寒也。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风寒感冒,就是要用生姜来发汗的,当你把生姜洗干净后,实在洁癖得担心不够干净的话,把皮稍微削掉一点,问题也不会太大。。。。

但如果只是平时做菜,尤其是像羊肉生姜汤,完全是可以带皮吃的,一来可以保留生姜的性味平衡,以免吃得太多引起内热,二来尤其一些阳虚湿气重的人,生姜皮顺带还可以行水祛湿利尿,何乐而不为?

So,与其纠结生姜该不该去皮,更应该关心的是什么体质的人要少吃生姜,比如阴虚内热,口臭,便秘,经常长溃疡的人,还有身上有疮,脸上发痘痘,嘴唇干裂,眼睛上长麦粒肿的人,生姜都不要吃太多。

古语早已有云:早吃生姜赛人参,晚吃生姜赛砒霜。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生姜的生发,发散之性是可以生发阳气,助阳的。。。但是到了晚上人与天地相应,阳气开始收敛,阴气开始渐盛。。。。这时候吃太多生姜,阳气就不能好好收敛,还会导致人过于亢奋,发汗伤阴。

所以,记住了,不管是中药也好,食物也好,皆有阴阳,物无善恶,过则为灾,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量,会不会用,怎么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