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配黄芪,补气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人参甘温,大补元气。元气是物质的,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根于肾,依赖于肾中精气所化生,靠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因其能补脾胃之元气而补五脏、巩固后天之气,而且力量宏伟而迅疾,可回阳气于垂绝,却虚邪于俄顷。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气虚咳嗽,气血两虚,气津两虚,内热消渴。黄芪在古代又称做 “ 黄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道:“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神农本草经》中将其列为上品,清代名医黄宫绣则称其为“补气诸药之最”。
以人参为主药,配合 (伍 )一味中药为辅药,组成人参药对。以人参为君药,同其他药共用,可以增强人参的补气之功,我们称这样的配伍方式为相须。而人参配伍黄芪正是这样的一种配伍方式。
人参能够补充人体的元气,而元气是一身之气的根本,人参药性走里,补元气,元气充足了脏腑其他之气才有生化之源。黄芪能补脾肺五脏之气,其补充之气为机体的后天之气,能够直接补充脏腑因损耗而导致的后天之气不足,黄芪补气药性走表。两者搭配,一表一里。两者共同一起补足身体的先天后天之气。
黄芪和人参均为补气主药,二者的配伍应用历史久远,常见于古代方剂,在近代复方应用中亦十分广泛。古代复方制剂如:保元汤,滋养益气、补气温阳、扶弱补虚;归脾汤,主治气血两虚、脾不统血。
黄芪配人参,还可以益气固摄以治出血。气可生血,又能摄血,补足身体之气,即可补充血液的不足。沈目南《金匾要略注》日“: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如气虚,失其统摄之功,则血无所统而外逸,每见崩中、漏下、便血等出血证。然而气以摄血之功,具体表现为“脾旺统血”。《难经·四十二难》日“:脾裹血,温五脏。”脾的功能健旺,气血充盈,则正常发挥其统血的功能,而黄芪甘温补气,为峻补脾气之品,配伍益气固脱的人参,效力更宏,使脾旺以统血。尤其气随血脱之际,更应峻补元气,以固摄血脱,此即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更多医药学知识,请关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