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中医慢性前列腺炎的理解与对策
1,龙胆消炎汤
【组成】龙胆草、蒲公英、土茯苓,黑山栀、败酱草,茜草、丹皮、肿节风,川黄柏、萆薢、柴胡,夏枯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病重2剂),日服2~4次。
【功用】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方解】本病之作,虽肾虚(或脾虚)为发病之本,但其标为湿热瘀滞。主要是肝经湿热下注,结聚会阴,血瘀阻滞经络所致。所以清利湿热为治疗前列腺炎的基本大法。方中君以龙胆草泄肝利湿;臣以川黄柏燥湿泻火;萆薢清热利湿;土茯苓、败酱草清热利水,且土茯苓尤善清下焦湿热之毒;佐以蒲公英、肿节风、黑山栀、夏枯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茜草,丹皮合夏枯草、败酱草则凉血、活血、化瘀之功尤著,入方既可使血分湿热之毒外泄,又可防血热灼伤脉络之弊;柴胡善能疏肝解郁,又能泄肝,且能引诸药之性直达病所,故兼之为使。诸药相伍为用,共奏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
【主治】白浊(前列腺炎)。证见阴中流浊、尿道口常有乳白色或无色黏液分泌,晨起有时尿道口被黏液封闭。小便时常觉下腹、会阴部及阴茎有隐痛和胀坠感,余沥不净,或有灼热感,或尿血,或排尿困难,或尿闭。或伴有头晕头痛,失眠健忘,或前列腺肿大;或排尿次数增多,或性功能减退或亢盛,或心烦、尿赤、大便干结或不爽。急性还伴有恶寒发热,全身疼痛,身重乏力;慢性还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四肢不温,或唇色淡白,眩晕,心悸,或下肢水肿。舌淡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数或虚细、或虚缓无力。
【加减】急性或慢性急性发作,重用龙胆草、蒲公英、肿节风,加金银花,连翘,薄荷(后下);慢性去川黄柏、黑山栀、减轻龙胆草、蒲公英、肿节风用量,并加川楝子、赤芍;腰痛,去川黄柏、土茯苓、肿节风、山栀,加杜仲、川楝子、狗脊、元胡、川断;下腹及会阴疼痛甚者,去川柏、土茯苓、肿节风、山栀,加川楝子、元胡、制乳香、制没药、青皮、陈皮;血精(或尿血)加槐花、白茅根、仙鹤草;头晕失眠多梦者,加石菖蒲、远志、茯神,并去川黄柏、土茯苓;坠胀,加升麻、橘核、荔枝核;兼肾虚者合当归饮加减;脾虚者合参苓白术散加减;伴见前列腺硬肿者,合少腹逐瘀汤加减。
【疗效】治疗210例,其中,急性前列腺炎85例中,痊愈78例,显效7例;慢性前列腺炎125例中,痊愈75例,显效25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6.19%。
2,加味膀胱化浊汤
【组成】北黄芪,党参,桑螵蛸,丹参、菟丝子、泽泻,女贞子、广东王不留行(薜荔果),小茴香,台乌药、车前子、两头尖。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固脾肾、利膀胱、化湿浊。
【方解】慢性前列腺炎,在老年人中属常见病之一。一些病人缠绵日久,又过服清利之剂,以致脾肾气虚,膀胱气化不行,下焦湿热内蕴所致。故方用菟丝子、女贞子、桑螵蛸以固肾;黄芪、党参以补气;小茴香、台乌药行气化湿;丹参、两头尖、广东王不留行活血散结;泽泻、车前子利尿通淋。诸药合用,坚持服用,故而疾病能够较快获愈。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疗效】屡用效佳。
3,清利理化汤
【组成】川楝子、川牛膝、刘寄奴、桃仁、甘草、黄柏、小茴香,薏苡仁、白芍,败酱草,熟附子,瞿麦、玄胡索。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利湿、理气化瘀。
【方解】慢性前列腺炎临床以实证为多见,即使虚证,亦兼下焦湿热瘀阻。故治以清利湿热、理气化瘀为法。方用黄柏、瞿麦、败酱草、苡仁清利湿热;玄胡、川楝子、刘寄奴、桃仁、川牛膝理气化瘀。诸药合用,方中病机,故用之效佳。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加减】小便灼热甚者,去附子、小茴香,加滑石;睾丸坠痛、气短者,加党参、黄芪;阳痿、早泄、脉沉细者,合五子衍宗丸温养肾气;射精疼痛及血精者,去附子、小茴香,加生地,知母,白茅根,炒蒲黄;前列腺体有结节者,加醋鳖甲,生鸡内金。
【疗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4例,痊愈14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