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拔罐后不同颜色的“罐斑”代表什么吗?

文 / 健康多多咯
2018-02-22 12:41

“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俗称“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叫作“火罐气”,《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

拔罐时,皮肤会产生各种反应(主要为颜色和形态的变化),这种反应称为“罐斑”。

罐斑不同,临床意义也不同,而导致皮肤这种变化的是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可持续一至数天。一般说来无病者多无明显罐斑变化。

不同颜色“罐斑”代表什么?

1、罐斑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

2、罐斑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3、罐斑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就一,表示气滞血淤症。

4、罐斑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5、罐斑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

6、罐斑灰白,触而不温,多为虚寒或湿邪。

7、罐斑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或湿症。

8、罐斑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9、罐斑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湿热毒的反应。

10、罐斑局部有且很快恢复原样,说明身体健康。

谨记,拔罐后“四不宜”

1、不宜挠痒

有部分人拔罐后会感到局部瘙痒难耐,并呈现潮红色,这时要注意不要乱抓,以防止局部感染。经过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后就会瘙痒的感觉会自动消失。

2、罐印未消不宜重拔

如果上次拔火罐部位的紫红印记还没有完全消失,是不能在紫印部位连续拔火罐的,否则不但不能缓解疼痛问题,还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

3、不宜着凉

拔火罐后拔罐部位不能受凉,不要被风吹,如果是颈部拔火罐,最好穿立领的衣服,还有尽量少吹空调,注意好保暖。

4、不宜立刻洗澡

在拔火罐后两小时内不宜洗澡,而且不要用冷水刺激拔火罐部位,洗澡一定要用温水,建议洗完澡后再去拔罐。

六类人不宜拔罐

1、高热、抽搐和痉挛发作者不宜拔罐。对于癫痫患者则应在间隙期使用。

2、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慎用,更不宜刺络拔罐,以免引起大出血。

3、骨折病人在未完全愈合前不可拔罐,以避免影响骨折对位及愈合。急性关节扭伤者,如韧带已发生断裂,不可拔罐。

4、皮肤过敏、皮肤损伤者。拔火罐有可能加重过敏症状,而且皮肤溃疡的地方也不能拔,容易引发感染、水泡,加重溃疡。

5、皮肤有溃疡、破裂处,不宜拔罐。在疮疡部位脓未成熟的红、肿、热、痛期,不宜在病灶拔罐。面部疖肿禁忌拔罐,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局部原因不明的肿块,亦不可随便拔罐。

6、孕妇、女性月经期。尤其是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孕妇如果进行不适当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产等。月经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在经期拔小腹或者是拔腰骶部,会引起月经过多。

很多人都听说过,拔罐可以祛湿,确实如此,而在拔罐后,泡杯健脾祛湿的茶饮,可以更好的去除体内湿气,可以自己动手做,非常简单。

自己动作做一杯健脾祛湿茶——蒲公英马齿苋茶

【材料】蒲公英根、赤小豆、薏苡仁、淡竹叶、马齿苋、槐米、芡实、绿茶

【做法】

1、野生蒲公英根洗净,切段,烘炒制成茶,备用;

2、赤小豆、薏仁,炒熟,备用;

3、淡竹叶洗净,炒制成茶,备用;

4、马齿苋,洗净晒干,备用;

5、槐米、绿茶、炒制成茶,备用;

6、取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叶0.2g、马齿苋0.1g、槐米0.1g、芡实0.3g、绿茶0.2g,全部碾碎,做成茶包即可。

《本草经疏》记载:“蒲公英昧甘平,其性无毒。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蒲公英可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薏苡仁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赤小豆:可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淡竹叶的利尿作用较好,以渗湿泄热见长。能清心、利尿、祛烦躁,解渴消暑,解毒利尿。

芡实入脾肾二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且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槐米具有清热,凉血,止血,收敛,消炎,镇痛。绿茶不发酵,多种成分几乎都保留下来,祛湿效果最佳!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之效,健脾祛湿效果佳!

结束语:

怎么样,你对拔罐有一定的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