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最后八天,末伏艾灸可健脾祛湿,养心护胃
8月11日-8月20日,这十天是三伏中的末伏,由夏入秋,由热渐冷,阴阳变化的交替点就在这10天。此时已经入秋,这段时间虽然早晚变得凉爽,但是白天依然很炎热。被形象得称为“秋老虎”。
民间有“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的说法,意思是说每年七月中旬像火烧一样的炎热,而农历八月桂花香之时,天气总有几天是白天燥热,晚间相对凉爽。而桂花又叫木樨,被这种天气一“蒸”,香气就更加浓郁了。
这也道出了末伏的天气特点,立秋后天气仍热,且雨水较多。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这个时候,人最容易生病,这是因为伏天气温高,机体能量消耗大,加之食欲不振,致使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
不少人头伏、中伏都没有被暑热击倒,但是末伏的时候却往往撑不住了,主要和前段时间抵抗力透支过多,最近疏于保健有关。 而坚持做三伏灸的人,不但末伏不容易生病,秋冬季节也会少生病。
三伏艾灸是趁人体处于散发的时令,利用三伏天大自然阳气升发到最旺盛的时机,结合艾灸和人体自身的阳气,三阳相加进入人体,那么,人体内的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被天地之双重阳气赶出体外,因此,气血循环更加畅通,身体得以轻松,宁静自然。
三伏灸是根除一切疾病根源的方法:在中医里祛寒除湿治疗之法就是艾灸。三伏灸可以温肾壮阳,元气充足。三伏天艾灸还可以延年益寿。中老年人,如果在三伏天坚持灸关元穴,尿频尿急、前列腺问题不光自己解决了,还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那么,末伏应该艾灸哪些穴位呢?
由于暑热最易伤心,热扰心神,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所以,末伏要养心。养心的穴位可以艾灸巨阙、关元、公孙,内关。
另外,这个时节,暑湿最盛,中医讲“湿气通于脾”,如果脾伤于湿,不仅会出现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症,还可能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所以健脾也是末伏养生的重要环节。
养护脾胃的穴位可以艾灸中脘、足三里、丰隆、脾俞等穴位。能够化湿、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
末伏饮食上,应以健脾利湿为主。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芡实、山药、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红小豆等豆类,也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还应注意少吃冷饮和冰冻食品,少洗冷水澡。饮食以清淡为主,忌油腻辛辣燥热之物。
常晒太阳是古人的一种养生法。有闲的时候,如遇到日晴风定的天气,搬个凳子在院子里,背日光而坐,脊梁晒得温热,便能使遍体暖和通畅。太阳是大自然阳气的来源,它的光能强。
关注不老人之家,一起学习中医养生及艾灸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