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穴位对“病入膏肓”可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方法在这里!

文 / 健康与开心并存
2021-01-24 09:11

很多人都听说过「病入膏肓」这个成语,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膏肓」是我们身体上一个养生穴位,这一点,在这个典故中也能看出来。

病入膏肓的故事

相传,晋国的君主晋景公患病,先请来桑田巫替他治疗,桑直言不讳地说:"国君病势深重,恐怕难以活到吃上新麦的时候了!"

晋景公十分害怕,于是派人到秦国求医。秦国让一位名叫医缓的医生前去给他诊疗。医缓医术高明,全国上下无人不知。

当医缓还在去晋国的路上时,晋景公做了个梦,梦见从他的病中跳出两个小人。

其中一个说:“医缓是医术高明的医生,可不比之前那个巫医,他恐怕要抓住我们,该往哪里躲避呢?”

另一个回答说:“到心的下面、膈的上面,叫‘膏肓’的那个地方去吧,看他能把我们怎么样?”

医缓到了晋国,绐晋景公辨症后为难地说:“这病不可治啦!病在膏肓,不能采取攻伐的治法,何况药物也不能到达那里去发挥药效。”

晋景公听到医缓说的话,和梦中两个小人的谈话吻合,就叹气道:“你说的很对,真是一个高明的医生啊!”说罢,送给医缓一笔厚礼,送其回国。

不久后,晋景公便病死了。

艾灸膏肓穴

人体背部有一处膏肓穴,对“病入膏肓”可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就是一句脍炙人口的针灸歌诀。

百劳是督脉大椎穴的别称,在背部正中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膏肓就是膏肓穴,在第四、第五胸椎间旁开三寸(约四横指)处,属足太阳膀胱经,是治疗各种虚劳和慢性疾患的要穴。

背部除膏肓穴外,还有大椎、身柱、风门等重要穴位。

若久病不愈,身体处于羸弱消瘦状态时,最适宜艾灸膏肓穴,可济阴安营、调和全身气血,从而使身体恢复强壮。

施灸方法:除膏肓穴外,再选择背部1~2个穴位,同时进行艾灸。用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频率为隔天一次。

适宜人群:经常感冒、易咳喘、心肺功能较弱、抵抗力差的人群。

你知道膏盲是个养生穴位吗?快告诉你身边的TA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