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穴位保脾胃,养脾胃就是养阳气,三九灸正当时

文 / 睿范健康家
2020-12-30 20:56

现代人因为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节制、私欲膨胀、贪凉等,因此大都阳虚,平时有怕冷、腿脚无力、腰膝酸软、易疲劳等症状,因此要改善这些症状保持健康的体魄,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所以在天气寒冷之际及时培补人体阳气是非常重要的养生之法,不仅为度过一整个隆冬天寒做准备,同时也为来年一年的健康体魄打基础。而艾灸是生阳固本的好方法。

“三九灸”是依据中医“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和“治未病”的理论,顺应四特点,内病外治的一种特色灸疗法。三九灸的理论是“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调,阴阳调衡,疗效相得益彰”。在三九天艾灸,可以达到“夏病冬防、冬病冬调”的效果。适当地在三九天进补及艾灸调理可以让你在来年免疫力提高,减少慢性病的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三九灸”与“三伏灸”相互补充,时间不同,“三九天”是一年之中阴寒之气最盛的时候,此时天寒地冻,阴盛阳衰,养生宜大补阳气以驱寒。“三九灸”能温和阳益气,驱寒除湿,活血通经止痛,健脾益肺补肾等。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

给大家介绍三个穴位,经常按揉或艾灸对调理脾胃提升阳气都很有好处。

1、腹哀穴

腹哀穴位于腹部中线旁开四指,肋骨下缘的地方,触摸肋骨下缘会摸到明显的颗粒感,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作用:加速胃肠蠕动,缓解胃肠不适。【艾灸方法】腹哀穴,艾条灸5-15分钟,腹哀穴,艾炷灸3-5壮。

2、鸠尾穴

中医认为鸠尾穴具有宁心安神、清热熄风的功效。临床当中鸠尾穴主要用于治疗心痛、心悸、心烦、癫痫、惊狂、胸中满痛、咳嗽、气喘、呕吐、呃逆、反胃、胃痛等病症。作用:对同时有心慌、气短、胸闷及胃脘部的一些症状的人特别适用。艾灸:用艾条温和灸。用大拇指按揉鸠尾约200次,或按揉3~5分钟,每天坚持,可用于治疗胃痛、小儿脱肛、咳嗽、气喘、癔症等病症。

3、章门穴

章门穴是脾的募穴,屈肘,双手夹住两胁,肘尖平行过去,和肋骨交界的部位,十一游离肋端就是章门穴。章门穴是腹壁附着的外侧附着点,越是脾胃功能异常的人,这个位置越酸痛。章门穴也是连接五脏的门户,可以通达五脏、调节五脏,是人身体八大要穴之一。经常按摩章门穴可以防治乳腺增生等妇科疾病。它还有减肥的功效,敲打章门穴可以增加胆汁分泌,胆汁分泌多了,人体消化能力就强了,就能把多余的脂肪消化掉。可以每天拿艾炷在这里缓慢地灸十多分钟,没有条件的也可以用手指进行按摩,效果非常好。

当然除了以上穴位,还有我们常用的神阙穴、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等,这些都是调理脾胃的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