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变黄出现死皮,别大意,可能是肝出了问题!
俗话说:“肝脏不好,未老先倒”肝脏是人体五大重要器官之一,不仅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而且是排血、储血的重要器官。具有疏通、通便、储血、调节血容量等功能。
肝经是从脚经子宫、生殖区,到胸、头、眼的经络。它掌管人体的情绪,肝气上行为乳下行通经血。
肝经不通,常表现为口干口苦情志抑郁胸胁胀痛;眩晕血压不稳易怒冲动;皮肤萎黄易倦乏力前列腺肥大;月经不调乳房疾病小便黄等症状。
所以,肝经对女性而言极为重要!
肝脏不好的表现
1、脚底变黄
疾病的医学诊断方法之一是用绿、红、黄、白、黑五种颜色来区分疾病。如果脚底是黄色的,我们应该警惕肝脏疾病。因为当肝脏衰竭时,血液会产生胆红素,这种胆红素在体内不能正常代谢,并会回到血液中,从而导致脚底变黄。
2、脚底死皮
一般来说,由于空气湿度低或过度使用脚底,脚底的一些死皮脱落。但是如果脚底有大面积脱皮,我们应该考虑是否是由肝脏病变引起的。因为如果肝器官有问题,可能会导致人体内分泌问题,脚底可能有大片死皮。因此,如果脚底出现这种异常,就必须尽早养护肝脏!
3、脚掌呈白色
健康的肝脏,体内代谢正常,所以脚底的颜色一般是红润的血色,而肝功能下降,血液中残留代谢物,血管充血,所以脚底会出现白色哑光的情况,也会使脚部无力。说明肝功能下降。我们需要注意。
疏理肝经的方法
推肝经:坐在床上,右腿向前伸直,左腿弯曲平放,双手交叠,压在大腿根部。沿着大腿内侧肝经的位置,稍用力向前推到膝关节,反复推动,四五十遍,然后换另一只腿同样的手法。
可以隔着衣服,如果是在皮肤上推就涂些小艾仙元气灸液,效果更好。每晚推一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去肝火,保养妇科,改善面部气色。
艾灸贴护肝:艾灸作为千年传承的养生方式,必然成为增强“正气”的第一选择。下面分享几个补肝、养肝的重要穴位,可以采用小艾仙元气灸贴,贴在相应的穴位上,守护我们的肝脏健康。
1、太冲穴
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太冲穴是肝经气血运行的根源所在,经常对其进行艾灸,可以激发肝经的原气,促进肝经气血的运行,以此来补肝养肝。再者,肝主经络,经常使用小艾仙元气灸贴可以改善肝血不足,四肢无力。
2、三阴交
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3、大敦穴
敦,厚也。在足大趾端,喻其趾端敦厚;又穴当厥阴之初,厥阴根于大敦,穴处脉气聚结至博至厚,故称为大敦。正坐伸足或仰卧位,从拇趾趾甲外侧缘与基底部各作一线,于交点处取穴。
4、行间穴
“行间穴”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经常艾灸行间穴对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很有帮助,比较适合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的人。脸色发黄的女性经常艾灸这个穴位,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
对于肝病患者来说,艾灸行间穴虽然不能根治肝病,却能疏通肝经,调畅气血,改善肝功能,对于缓解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5、期门穴
期门穴属于足厥阴肝经;也是肝的募穴,是肝经、脾经、阴维脉的交会穴,艾灸该穴位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健脾和胃、化痰消积之效。
尤其现在到了冬季,很多女性都会有脚部冰凉的现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使用小艾仙元气灸贴来进行培补元气,还可将元气灸液滴在元气灸贴上配合使用,贴在相应的穴位上来进行调理肝经,改善肝经的血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