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肝气不舒”的外治调理法!绝了

文 / 刘医生讲中医调理
2019-04-28 16:51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罗大伦关于“肝气不舒”这一病症调理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事事如意,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烦恼。有烦恼不怕,重要的是自己的调节能力,如果能够及时调节,自己想得开,不过于纠结,那就还好,而且生活中的适当压力,还能够促使我们前进。但凡事都有个度,过多的烦恼或者压力,会给我们带来较大的负担,如果调整不及时,心里长时间处于抑郁状态,身体就会出现问题,不仅会情志抑郁,还会伴有爱叹气、胁痛等表现。这时就要小心了,身体是在提示你,身体的气机已经运行不畅啦,有郁滞了!此时就要赶快调整了。关于肝气不舒的外治法调理,之前我们介绍过拔罐的方法,今天再给大家介绍一下艾灸调理的办法。

肝气不舒并不指具体的某一个病,而是指身体的一种状态,就是俗话说的亚健康,如果这个时候还不重视,再让其发展,就会有器质性的疾病了。肝气不舒还是比较轻的情况,这个时候采取干预措施,是容易改善的。因此,在生活中要注意身体的一些改变,这往往是体内一些改变的外在体现,发现及时,对应调理,不要等到发展严重了才重视。

人体中肝的生理功能之一就是肝主疏泄,其中有条畅情志的作用,肝气条达,气机运行通畅,则心境平和,心情开朗。如果肝气不舒、郁结,疏泄不及或太过,相应的我们的情绪就会表现为抑郁、闷闷不乐,或者性情急躁,易怒等。反过来情志也会影响肝气的运行。因此,情绪的异常往往与肝气运行不畅有关,要及时地疏肝。肝气不舒的表现,主要为心烦失眠、善太息、两肋胀痛等症状。“善太息”是指经常叹气,一般这时可以吃点疏肝解郁的逍遥丸,能够缓解肝郁的状况。

肝气不舒是相对稳定的,但又是动态可调的。下面就是今天的正题了:我们要艾灸哪些穴位调理肝气不舒呢?

肝俞(双侧)

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心俞(双侧)

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对于脏腑的疾患,可以选用对应的背俞穴,心俞、肝俞可以调理相应脏腑的气机运行,而且背俞穴也有很好的补益作用,日常保健也可以选用。

足三里(双侧)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足三里是人体上的常用穴之一,有很好的调气作用,脾胃病,下肢疾患,体虚等都可以选用足三里来治疗。

太冲穴(双侧)

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应手,即是太冲穴。可疏肝解郁,平时也可按揉。

操作方法:

取合适的体位,找准穴位,点燃艾条后施灸。以局部皮肤温热为宜,注意不要烫伤。每穴灸10分钟,每天1次,连续灸5天为1个疗程。

心藏神、肝藏魂,选此二穴,可调节神志;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又为“四关穴”之一,可疏肝解郁,兼有调血的作用。艾灸心俞、肝俞及太冲穴能达到静心安神、平肝疏气的作用,使五脏气机调和,脏腑功能渐趋于正常。足三里是足阳胃经之合穴,为重要保健穴位,《玉龙歌》提出“心悸虚烦刺三里”。太冲、足三里、百会三穴同用,具有安神定志、解郁除烦的功效。在采用上面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起居、情志、运动等方面的改善。

医 案

前些天,跟一个老同学在下班后碰面,聊到他的最近状态。说到这个话题,他长叹一口气就开始跟我诉苦了,他最近可是啥啥都不顺,自己都要烦死了。看到他这样,感觉他整个人都很压抑,摸他的脉,肝脉是很明显弦脉,这时就是单纯的开导还不够,得用点其他的手段了。

我问他下班回家都干什么,他说回家吃了饭啥也不想干,就想静静躺着。我就说,那反正你回家也没啥事,最近做做艾灸吧,然后就去他家里教他。在背部的心俞、肝俞以及下肢的足三里和脚上的太冲艾灸,背部用艾灸盒,剩下的穴位就用手拿着艾条艾灸。前几次还看不出什么明显效果,做到第四天的时候,他说觉得最近整体状态好了很多,也不知道怎么了,自己确实不像之前那样总是感到压抑了,看来艾灸对他是有效的,我就让他灸满5天,然后休息几天,再灸5天。期间也告诉他要注意自己的饮食起居。前两天他告诉我,自己从前阵子的抑郁状态中走出来了,不再像之前那样压抑难受了。看着他好起来,我也替他高兴,不过还是希望他能真正地调整心情,这样才不会再次陷入郁闷的状态之中。

最后还有几个小的建议告诉大家,在肝气不舒时,可以每日适当外出运动,少食辛辣、刺激性食品。愿大家每天都能有一个好心情,凡事不要过度执着,自己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了。

好了,今天的中医知识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刘医生,个人微信:macskf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