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与三伏是绝配,冬病夏治正当时,具体说说怎么灸

文 / 医事
2018-06-17 10:02

给大家聊一聊一些简单的灸法和保健灸的穴位。

再次说明下今天三伏灸的时间表

2018年三伏天具体时间

伏 前 灸---6月25日—7月16日

初伏 10 天---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 20 天---7月27日—8月15日

末伏 10 天---8月16日—8月25日

伏后加强灸---8月26日—9月5日

三伏天艾灸是除许多疾根源的好时机。

芒种过后,各地进入梅雨季节,许多中老年人一会腰痛,一会腿疼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体内寒、湿气重的缘故。

在中医里祛寒除湿治疗之法就是艾灸。三伏天,正是天地阳气最盛之时。通过艾灸,双重阳气注入体内,温阳驱寒,从此病魔远去,岁月不老,健康与你同在。

[腰腿痛取穴]肾俞、腰阳关、足三里、阿是穴 。

[颈椎痛取穴]大椎、颈四椎旁、肩井、阿是穴。

[慢性支气管炎取穴]大椎、肺俞、膻中、脾俞、丰隆。

[消化不良取穴]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

艾灸灸法:取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上午10:00-11:00最为适宜。

三伏天艾灸温肾壮阳,元气充足

元气阳气充足,夏不怕热,冬不怕冷,精力、耐力旺盛。总之,元气充足的表现是真正意义的健康特征。古时医家常用“神奇”来说明艾灸的功效和作用。

介绍几个保健穴位:

1、灸足三里,后天之本

气虚血虚首选足三里、消化疾病首选足三里。

艾炙方法

如果身体不错只是保健保健,一星期灸2-3次,一次一个穴位不少于10分钟,如果身体差,气血差的那灸的时间需要长一点,最好是按摩后再灸,效果最好。你自己观察,如果坚持灸足三里10日,你会感觉你精神好了,睡眠足了,吃饭香了,面色红润了。

2、关元穴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三寸。简便取穴,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小手指的下缘处取穴。

关元穴的作用:温肾阳、提性欲,补虚,壮阳的作用。

中老年人常灸关元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大家不妨试试。

3、神阙穴——人体生命之源。

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对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虚喘等有防治作用。还有提高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延缓衰老的作用。。

4、一切脾胃之疾,一般选中脘。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简便取穴,自己手脐上四横指。中脘穴为腑会穴,同时又是胃的募穴,因此对于六腑的功能均有调节作用。如有脾胃不好的朋友,赶快行动吧。

5、命门

前方平神阙穴。因本穴在两肾之间,也和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肾俞相平。

命门穴的功能体现了肾阳的作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育功用有重要影响,女子月经不调、经痛、宫寒不孕等虚寒症状。

根据临床实践,命门和神阙穴组方,壮阳第一,采用灸法,命门用大艾柱灸,神阙用隔盐灸,不必管时间,要感到有热感从穴位直透体内,灸命门可培补肾气,振奋肾经,使阳气充盛行;神阙属任脉,为生命之根蒂,灸之可扶阳固脱。二穴相配具有温肾壮阳,回阳固脱之效。

6、小儿百病之灸点一般选身柱

身柱在背正中线,第三胸椎棘突下凹线陷中。

身柱。身柱子之意,适用于脑力不足出现的眩晕,中气不足出现的哮喘,大气不足出现的脱肛,督脉之气升举无力出现的腰背痛等症,还常作为小儿强身健体的穴位。

小儿脏腑娇嫩,功能尚未健全,特别是肺脾二脏较弱,因此小儿易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特别是三伏灸身柱穴对以上疾病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小儿皮肤娇嫩,艾条相对要小些,因而一定要小心,一般每次灸的时间表10-20分钟,开始是隔日一次,灸一个月后可减少灸的次数,每周期性2-3次,或者每周一次。根据小儿的身体状况来定。如果小儿体质太差,易患感冒,还可配合风门、大椎等穴位治疗,加强抗外邪的能力。

7、补肾-----太溪

太溪在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为肾经的原穴,是肾经原气经过和停留的腧穴。阴虚火旺导致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耳鸣、耳聋失眠、健忘,或者肾阳亏虚出现的肢冷、下肢水肿、阳萎等疾病。可以按揉、按压、以酸痛为适,力量大些以脚趾感觉到有麻木为宜,也可用艾灸。

以上这些穴位,如果在三伏天艾灸,会解决你的体虚病多的问题。如果长年坚持会延年 益寿。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健康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交流,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