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夏天治疗的几种冬病,错过了就要等到明年!
何为“冬病”?何为夏治?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一、冬病夏治正当时!
中医提倡阴阳五行,“天人一体”,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赢虚,消息皆通于大地”!
大意是指随着季节变化,人的身体状况也会随之改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说:“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认为阴阳对立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同时也会抑制对方。
眼下我们就处于阳盛之时,是调理“冬病”的时候,所谓“冬病”,多指冬天易发的虚寒之症,这些病发生冬季,容易潜伏,药力难以到达,所以病症长期存在,是为慢性。
但到了夏天,随着自然界气温升高,人体阳气升腾,外发,这些疾病慢慢隐藏不住,浮出水面,暴露出来,此时调理,自然就容易许多,甚至可以将之连根拔起,使冬天不再复发,这也是冬病夏治意义所在!
二、这5种疾症,最适合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沿袭上千年,各时代中医大家归纳总结,理清了不少非常适合冬病夏治的病症,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
1、呼吸道疾病
肺主皮毛,“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为邪侵,尤以小儿、老年人最易受邪。与肺脏有关的呼吸疾病,适合且需要冬病夏治,包括了支气管炎、哮喘、咽炎、扁桃体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结核等。
2、妇科疾病
许多妇科疾病都属于虚寒性的长期症状,适宜冬病夏治,祛除体内阴寒,舒经通络,温化寒湿,活血化瘀,从而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改善虚寒,包括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不孕症等。
3、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结肠炎等也十分适合冬病夏治,通过夏季调理,补益脾肺,调节脏腑,刺激经络,改善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根本上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作。
4、风湿类疾病
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致风湿骨关节病,中医统称“痹症”,此类症状多在冬季受寒时发作,病情反复,尤其需要冬病夏治,针灸配合辛温之药调理,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5、胃肠道疾病
胃脘痛虚寒证为多,调理宜温通调补。用针灸等法刺激穴位,可激发正气,缓解疼痛,减少来年冬季发作次数。适合冬病夏治的胃肠道疾病主要有: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
三、女性冬病夏治,好处太多了!
中医理论认为,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尤其是女性的健康!
女性素体属阴,本属多阴多血之躯,加上现代生活中饮食生冷瓜果、冷饮、冰淇淋,夏季着装上偏于暴露等诸多因素,女性之血易因寒而凝,因瘀而滞,损伤阳气和气血,衍生各种症状。
夏天又是补益阳气最好的季节,此时自然界阳气充沛,皮肤腠理疏松,可以事半功倍的加固人体阳气,调整阴阳,增强免疫,改变女性常有的阳虚气虚血瘀体质,化解容易导致妇科疾病的寒凝之气,根本上祛病养生。
比如经期问题,痛经,“产后风”,乳腺增生,乳腺癌等,都是女性自身,由于血瘀寒凝于子宫,脾肾阳虚,肝郁气滞、痰瘀,阳气免疫不足等原因所导致,而通过冬病夏治,大都能有效针对好转,焕发健康。
四、一根艾条,冬病夏治!
假如是对艾灸稍有了解的人,在弄明白了冬病夏治的原理之后,估计就会想到艾灸不正好适合冬病夏治吗?的确如此,事实上中医一直便有用艾灸冬病夏治的传统,简单方便,效果实用,艾灸起来也没有任何压力。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再看,冬病患者往往有这几个特征:
气虚、体寒,
阳虚、血瘀。
而艾灸却恰好有这几大好处:
补阳祛寒、补中益气,
通经活络、活血化瘀。
这么一看,艾灸根本就是给“冬病夏治”量身打造的,而且只要一根艾条,自己在家就可以自由艾灸,再针对性配合一些调理相应疾病的大穴,效果往往出人意表,这里我们给出两例冬病夏灸的穴位:
冬病夏治——咽炎
1、天突
主治:针对咳嗽,哮喘,胸中气逆,咯唾脓血,咽喉肿痛,舌下急,暴喑,瘿气,噎嗝,梅核气等病症有很好的治愈和缓解效果,
功效:宽胸理气、通利气道、降痰宣肺。
2、大椎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功效:益气壮阳
3、颈夹脊穴
主治:头面部疾病,颈项部疾病。
功效:舒筋活络,调节脏腹机能。
冬病夏治——支气管炎
1、风门穴
双点温和灸,可感觉到热感透至胸腔并传至上肢,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功效:运化膀胱经气血上达头部。
2、至阳穴、肺俞穴
三角曲线温和灸,可感觉热感透至胸腔并沿督脉向上传导,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主治:胸胁胀痛,脊强,腰背疼痛,黄疸,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肠炎,肋间神经痛。
功效:利胆退黄、宽胸利膈。
3、次髎穴、命门穴
T形温和灸,可感觉热感扩散至整个腰背部并向下肢传导,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主治: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痿,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
功效:接续督脉气血。
4、肾俞穴、脾俞穴
同时双点温和灸,可感觉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整个腰背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主治: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功效:外散肾脏之热。
艾灸时间顺序: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左侧,后灸右侧。头面部每穴20分钟,胸腹部30分钟,背部四肢25分钟,一周休息1-3天,循序渐进。
——万病起于寒!错过这个夏天就要再等上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