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最关键的疗法,就在于用灸引火归元

文 / 古艾媛
2018-05-07 12:09

如今十个人中有五个以上就有上热下寒的表现。现代人真上火的少见,上热下寒的多见,因为现代人普遍阳虚,想上火也难火……

1、又上火又怕冷?你也是上热下寒吧

这是寒热错杂表现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

上热表现:反复发作性的口腔溃疡、舌疮、失眠、慢性咽炎、咽喉灼热感、慢性中耳炎、目赤、青春痘、失眠这一系列上热证候。


下寒表现:腰以下却冰凉,比常人怕冷,饮食耐温不耐寒,吃温的东西舒服,吃凉的东西就难受。严重的甚至热饮不敢喝,凉饮也不行。因为一吃热的就上火,一吃寒的就伤下阳。


男的很可能会夜尿多,是肾阳虚的表现,气化功能不行;女的则宫寒,来月经的时候,经色紫暗夹血块、痛经,小腹局部有冷的感觉,冬天被子里睡觉的时候脚还是冷的。


还觉得不能肯定,就看舌苔。如果舌尖发红,舌根发白,那基本就是上热下寒了。舌红自然是有热的表现,但舌根处会有明显的白腻苔,这就提醒我们要注意(脾)肾有寒,有时舌还会有齿痕。

2、为何当今上热下寒的人越来越多

1、 用脑多


现代人思绪复杂,当我们用脑想事情的时候,大量气血就会往上引,下半身气血不足,长时间如此,就造成上半身过热,下半身火力不足。

2、活动少

老是坐着的人,身体中部最容易堵。这个地方其实就是中医说的中焦,这里集中了重要的解毒器官肝胆,重要的消化器官脾胃,又是一个沟通上焦(心肺)、下焦(肾、肠、膀胱)的枢纽


一旦中焦堵了,出现胃气不降,脾气不升,肾气不藏,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上焦有火,下焦有寒。


3、上热下寒,引火归元是唯一疗法

其实人体最好的状态就是阳气在下部,阴在上部,因为阴是液体,液体是从上而下灌溉全身的;阳气是火,火自下而上温全身。但上热下寒的你颠倒过来了,成了阳在上,阴在下。

该怎么治疗呢?直接补阳的话,但是上热很容易显出来。用清热是浪费能源的,因为你清掉了上面的火,下面只会更虚。使用寒凉物质清火(寒性的物质会伤害脾胃),会进一步使得脾胃能力下降,中焦加重堵塞。

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把上面的阳气拉回来,即引火归元。

4、艾灸补肾火为何能引火归元

补肾火就类似于增加下部的阳气质量,以增强其与上部阳气抗衡的力量。肾阳充沛的情况下还可形成自身的引力优势,使上部的阳自动下沉、内蕴,为己所用,而成上阴下阳的泰卦,这就是引火归源。

有人会担心,本来上头已经上火了,用艾灸会不会是火上浇油。完全不必。因为这种火就是虚火,虚火本质就是阳虚体寒,肾阳不足,艾灸是很对症的。

灸法:

1、 首推涌泉穴: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如果涌泉穴温暖,人体至阴部位得阳而充,阳气充足则引力增大,上部的阳被引就下而归源。所以艾灸涌泉常能让人产生满口甘津,这是火降水升,上下交泰的佳征。

推搓涌泉穴由摩擦而产生热感也有这样的效,但灸因其产生的引力较大,会比按摩的效果来的更明显。

2、灸涌泉前可先灸中脘,关元,气海,让气往下走,再灸下足三里、三阴交补脾经,将下面的阳气补足



一般的保健艾灸,当以温为度,而不是以热为度

5、这些方法配合艾灸效果更好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劳累、紧张、压力大时,我们不会上火生病,等闲下来的时候反而容易上火、感冒。

其实上火是人体的一个自我保护性反应,是对前段时间身体透支的调节,让身体恢复的重要过程。当你感觉小便热、肛门热的时候,就是身体在排火下火,这时候上火就快好了,另外体内有寒的时候就要发汗,所以解决上热下寒需要常:发汗、通大便、利小便、温下焦。

发汗的话最好是慢跑或快走45分钟左右,运动到腿脚热乎乎的,全身微微出汗就达到目的了。如果大便不利,可以灸下天枢、大肠腧、脾俞以通便。

温下焦除了艾灸外,可以睡前艾草煮水泡脚,跑到微微发汗为止。

备注:更多辨证配穴咨询可以关注 “艾灸匠心居”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