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针灸需谨慎!你的“小儿针灸”过关了吗?

文 / 医路同行
2021-10-13 18:10

导读:小儿气血筋骨皆弱,经络错若,脏腑不平,针灸时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治病不伤身的作用呢?

对于小儿病的针灸,古人素来慎之。其根本的原因,是因小儿具有特殊的体质,更严重的问题是,小儿由于不能可靠地说出病痛,对于针灸这种物理损伤性的刺激,往往不能及时说出自己的感受。

因此,吴亦鼎在他的《神灸经纶》中感叹道:“病之最难治者莫如小儿,小儿口不能言,古人谓之哑科!”

那么,小儿在针灸治疗中究竟要注意些什么体质特点呢?

1

气血筋骨皆弱

《灵枢·逆顺肥瘦》中指出:“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明确地提出了小儿的这一体质特点。

张子和的《儒门事亲》更有“惟小儿不可刺囟会,不肉分浅薄,恐伤其骨”之说。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主要是从3个方面加以保护。

一是不可“妄针灸”,能不针就尽量不要针,能不灸,就最好不要灸,以防稍有不慎,遭遇伤损。

《千金要方·卷五》甚至说“小儿气势微弱,医士欲留意治疗……其六岁以下,经所不载,所以乳下婴儿有病,难治者皆为无所承据也。”可见古人对小儿针刺所伤的重视。

二是即便针,也是“浅刺而疾出针”,或者如果实在要保证刺激量,可于每次针刺以小刺激量,通过一日多次的叠加来实现;

三是改变针灸的刺激形式。

《针灸大成》中所辑的《小儿按摩经》就有“以指代针”的方法,以及灯火灸法等,其目的无不是为了便于小儿接受。

2

经络脆弱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说:“谚云:戒养小儿。慎护风池,风池在颈项筋两辕之边,有病乃治之,疾微,慎不欲妄针灸,永不辄用吐下,所以然者,针灸伤经络,吐下动脏腑故也。”

由于小儿经络易伤,针灸则易出现肢体不用、瘫痪、颈项扭转等问题,提示临床在针灸过程中,应注意刺激量的大小,防止意外损伤。

3

脏腑不平

《千金要方·卷五》:“少小儿所以有痫病及痉病者,皆由脏气不平故也。”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过强的刺激,易导致惊悸,因针可能扰心而致惊恐、夜啼,甚则因惧而出现呕逆,不能食、或遗溺等脾肾症状。

针灸,尤其是针刺,作为一种疼痛性刺激,对小儿则尤应注意,故过去要求针灸术者,行针手法应达到“刺浮瓜而不沉,刺眠猫而不醒”的境界,用于小儿,就不会内惊气血,脏腑和顺。

总之,由于小儿有以上有体质特点,针灸犹须慎之又慎。

《育婴家秘》有歌诀说得好:“小儿不宜妄针灸,芽儿嫩小不耐伤,针灸汤丸莫妄尝,破肉损筋成瘦疾,坏肠败胃作余殊!”是针对小儿针灸需顾及气血、经络、脏腑之嫩弱的警示。

4

“不妄针”并非不针!

然而,“不妄针”并非不针,《千金方》竟谓六岁以下小儿之疾的针灸治疗,竟然“经所不载”似乎又太迂腐。

张子和《儒门事亲》就说,小儿受邪,应即去邪,“邪气去而元气自复”,去邪亦即护正气也。

再者,“小儿水在上,火在下。”(《儒门事亲》)“脏气轻灵,随拨随应。”(《幼幼集成》)

而且“夫小儿之疾,并无七情所干,不在肝经,则在脾经,不在脾经则在肝经,其疾多在肝脾两脏。”(《针灸大成》)

针灸治疗也容易起效,再者,针灸疗法不害肠胃,且无性无味,取效亦捷,恰是合于调病,所谓疗效所在,即是应用之所。

妙在针者需自强手技,苦练内功,则针灸仍不失为儿科疾病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

故《黄帝明堂灸经·下卷》中有:“人治小儿之患,诊察幽微,默而抱疾,自不能言也,或即胎中受病,或是生后伤风,幼发无明,寒温各异,但据诸家方论医药多门,药即无痊,全凭灸法”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