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医重点专科|江北区中医院针灸科:弘扬中医国粹,修炼“内功”护百姓

文 / 潮流健康
2020-10-13 00:24

一根银针,多年隐疾渐消退;两下推拿、三指一搭,腰酸背痛淡许多……针灸,这项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千百年来,为无数中华儿女解除了疾病痛苦。随着时代进步,医者逐渐使用现代科学揭示针灸的奥秘、赋予针灸全新意义。走进江北区中医院针灸科,看他们如何以“弘扬国粹,患者至上”为发展宗旨,创新诊疗理念,开展特色护理,为“岐黄之路”注入新鲜活力。

四十年传承,中医事业如沐春风

“弘扬国粹,患者至上”8个字的背后,是江北区中医院针灸科不断提升技术、设备“硬实力”和持续塑造医德医风、拓展服务内涵等“软实力”的有机统一。

据介绍,江北区中医院针灸科是以中医为主,集中西结合、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国家级特色专科、重庆市重点学科,专科技术力量雄厚,中医特色明显。在针灸、推拿正脊、督脉灸、穴位注射、小针刀、神经阻滞、臭氧疗法、银质针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辨证施治,从内到外、从整体改善患者的功能,治疗病痛,在社会上享有良好声誉。

“针灸科40年的发展离不开历代科室成员以经典为研究主体、以临床为研究核心,将传承与创新融合,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方法,在传承创新中不断形成新特色、新优势。”江北区中医院业务副院长任杨瑞勇谈道。

人才作为内部建设的内核,针灸科一直重视高层次中医人才的精准培育。近年,针灸科以“人才引进+内部培养”模式,大力引进专科高级人才,建设一支具有高层次人才的队伍。

目前,针灸科医技护人员共61人,其中执业医师20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人员18人,占90%。针灸科每年不断派出医护人员参加市内外学术活动、举办市与区级继续教育讲座与学术会、邀请市内外名医专家讲座等。科室团队多次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广东省中医院等院校进修。只为稳好中医药根基,在实践中提升专科技术,给患者带来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体验。

近年来,针灸科购置大量现代康复治疗设备及推、骨质疏松治疗仪、医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仪、红外热成像、德国进口臭氧仪等医疗器械,为进一步加强中医诊疗设备情况,还配置了蜡疗水温箱、针具、针疗设备、熏蒸床、中医磁疗等适合科室发展的中医诊疗设备,使得科室队伍在探索中医多种疾病特色诊治的道路上拥有了强大的“武器”。

(偏振光治疗腰痛)

“武林高手”齐开团,探索多病种领域

“在扎第一针的那一刻,我隐约感觉小腹涌出一股暖流,舒服了很多。”在针灸二科接受治疗的王女士回忆道。据了解,王女士在持续停经4个月后,吃西药不见好转,听说中医有法也许能治。经过十天左右的针灸治疗与中药配合,王女士来月经了。

“实际上,这样的针灸疗法在古书上就有记载,利用针灸对肌肉刺激的原理,才会有暖流的感觉。如今我们将古时候的经典‘神话’普及化、简单化,用现代解剖学与运动力学解释每个穴位的存在意义与药性,将‘暗香’变成‘明香’,让“神话”也能亲民。”杨瑞勇谈道。

当队伍中完成新诊疗案例时,医生们都会互相观摩学习,将成功经验作为下一次的实践基础。“我们运用中医专科规范化的诊疗模式,通过临床路径把各种技术嫁接进来做对比,研究后不断更新最佳的诊疗技术。让‘武林高手’不再单打独斗,形成团队作战,共同验证、共同探讨,变成针灸科队伍共同的技术。”杨瑞勇说。

(为患者治疗)

为适应时代发展,针灸科的诊疗范围呈普遍化、年轻化的趋势。采访当天,在针灸一科特色诊疗室里,医生晏飞正在使用浮针为患者治疗腰背疼痛。“这个针放在腰间的时候不痛,放置后能很大程度地缓解我的腰痛,医生说24小时后就能取下来。”一名年轻患者边下床时边说。

(浮针治疗)

一个小针具被放置皮下,佩戴24小时,能进行大面积扫散,以通筋活络,激发人体自愈能力,从而达到不药而愈的目的。“中医起效慢是很多人给中医中药的误解。浮针的取效常在治疗过程中,一次治疗完毕,患者的病症消退得很快。浮针治疗还会起到调气的作用,有效改善失眠、焦虑。”针灸一科主任黄宗菊谈道。

40年来,针灸科团队不忘初心,致力融汇传统文化精粹,继承传统针灸、推拿、穴位敷贴等精髓,将中医经典应用于临床,使现有优势病种更规范。自2019年起,针灸科加强多学科协作,打破僵局,完善诊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这也是针灸科突破传统治疗圈,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发扬中医外科疾病诊治特色,在多病种领域强势出击的真实表现。

踏实掌握“内核”技术,为百姓做实事

“针之不及,药之不到,灸之所愈。”灸法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中医外治法,其疗效已被历代无数医家临床实践所证实。随着中医临床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市场利益的薄弱,很多医院“有针无灸”。江北区中医院针灸科坚持“针”与“灸”相结合,医治多病。

“灸法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寒性疾病及寒湿所致的疼痛,我们善用灸法,光是解决针灸科内艾灸的排烟系统就实验了3、4次。我们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将眼前的利益抛于脑后。”杨瑞勇说。

在江北区中医院的中医特色护理门诊里,艾灸、隔物灸、拔罐、刮痧、中药封包热熨、穴位推拿、中药离子导入等多种中医疗法俱全。多位资深专业护理人员为市民提供集健康咨询、专科护理干预、中医护理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护理服务,确保门诊及出院患者享受到连续、规范、优质的中医护理服务。

(贴敷疗法)

在针灸科里,一针能解决问题就坚决不用两针。“我们更提倡舒适的医疗,创伤小的医疗,真正及百姓所需,及百姓之所求。”黄宗菊说,以前中医常使用很粗的银质针,扎一大把,给病人带来痛苦的同时,在后期的观察中对软组织有一定损伤。如今他们更愿意选择细针、微针为老百姓治病。她说,真正的“以病人为中心”,不是讨好病人,而是考虑病人利益的最大化。

“弘扬国粹”最重要的内核就是传承技术。现在,杨瑞勇和黄宗菊会利用每周星期四中午的休息时间,带领队伍在科室进行集中的推拿学习,从解剖到肢体功能运动,再到演练每个疾病的手法流程,医护人员们互学取经,助推队伍在推拿技术上有“质”的提升。

(腹部穴位推拿)

以前进行颈椎推拿时,瞬时扭动对椎间盘形成很强的暴力,导致椎间盘磨损加速,甚至导致关节半脱位,严重致脊椎损伤。“我们对脊椎的复位手法,做了大量的分析与演练,选择了三种几乎不产生主动旋转的手法。在保证安全度、症状缓解的同时,不造成病人的椎间盘磨损,保护患者远期康复。”对于推拿技术的临床应用,杨瑞勇充满信心。

护理特色化,搭建医共体护航“国粹”

“以前都觉得去医院是件不开心的事,但针灸科里的医生护士们都很和善,让我充分感受到从生理到心理的自在愉悦。”那位治好停经的王女士,在回来复查时还对针灸科的医护人员赞不绝口。这只是科室在患者口中获得良好口碑的一个缩影。

“面对不同患者,从建立护理小组到专题讨论,再了解患者、对症下药,我们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服务。”针灸二科护士邓琴说道。近年,江北区中医院高度重视发展中医特色护理模式,以中医特色技术为基础和突破口,创立医护一体、预防、诊疗护理、康复一体的运行机制。在给患者治疗疾病的同时,还给予贴心的“一条龙”护理服务。

(开展病友会活动)

如今,江北区中医院不仅将正宗的中医诊疗技术、特色服务与健康教育放在院内患者身上,更放眼提升区域内的中医服务能力建设。今年6月,江北区中医院与五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医共体,针灸科副主任中医师陈文龙作为负责人长期驻扎五宝院区,全面提升五社服中心医疗服务能力,让乡镇百姓就近体验中医技术,切实推进江北区中医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

(义诊活动)

“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江北区中医院针灸科用爱心、耐心、责任心贯穿整个工作流程,贴心服务于每一位患者,切实提升了患者的就医幸福指数。

40年的风雨岁月,针灸科栽种了无数前辈对于这份古老文化的赤诚热爱,坚定地守护着中医文化的传承。(文/熊贵梅;图/江北区中医院)

新闻链接》》》

黄宗菊,江北区中医院针灸一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重庆专家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理事、重庆市康复医学会理事、重庆市医学会青年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针灸学会理事、重庆市医学会风湿病青年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运用针灸、臭氧、小针刀、银质针、穴位埋线、关节腔注射及中西药物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肩腰腿痛及各种软组织损伤,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银屑病关节炎、骨质疏松、运用传统与现代康复相结合治疗中风、偏瘫、截瘫、面瘫及各种神经损伤的康复。

杨瑞勇,江北区中医院针灸二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泸州医学院。第五批全国名中医经验传承人,先后在广州、北京、四川省多家三甲医院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使用小针刀、浮针、火针等特种针及毫针针法治疗疼痛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擅长传统中医疗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中风病;并对正脊手法、穴位埋线治疗、灸法、中药外治法有相当深度的研究。参与多项临床课题研究,其中作为主研人的省级课题1项,科研发表论文2篇,并承担部分临床教学工作。临床上尤其对脊柱关节病(颈肩腰腿痛)、面瘫、中风病、风湿病有一定的治疗经验,并对针灸美容、减肥及脾胃调理有其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