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病的终极道理——气至

文 / 中医出版
2020-03-27 16:08

针刺技术比较复杂,毫针目前应用的主要有使“气至”的针刺技术用针直接补虚证、泻实证的技术。使“气至”的针刺技术,是中国针灸家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共同用智慧、汗水、痛苦、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最有效的针刺技术,应该理直气壮地继承和弘扬。早在上古时期,人们对自身认识甚少的历史背景下,就开始针刺人体的特定部位,观察出现什么现象和反应能获得较好疗效。由于观察的方法和角度不同,描写的内容也各异。如经文中的“中气穴”“得气穴为定”“气调而止”“知调而利”“得气”“气至”等就是其中部分内容。为使“气至”适当,提高疗效,古人还特别总结出对“气至”进行补充和泻出的技术。这种技术也是针刺术中唯一的补泻技术。有些针灸家对有关“气至”补泻的论述理解错误,在表述“气至”补泻的技术时,改变了原文的真意,发生演变,最终变异成用针刺直接补虚证、泻实证的方法。这种现象出现后,有的针灸家就明确提出,使“气至”的针刺技术是取得疗效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在针刺时一定要出现“气至”。到《难经》时期,明确肯定了对“得气”进行补泻的具体方法,并进一步确认了针刺技术中的补、泻,就是对“得气”的补、泻遗憾的是,在以后的年月里,有些针灸家逐渐淡化了使“气至”的针刺技术,而演变为用针直接补虚证、泻实证。到了明代,又有针灸家严厉抨击并试图阻止用针刺直接补虚证、泻实证的方法,结果仍然无济于事。由刺而知,需要认真继承,大力弘扬使“气至”的技术,彻底纠正补、泻的变异,使其恢复补、泻“气至”程度。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针刺躯肢神经的技术,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现查到最早解读该段经文的资料是《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明代马莳著):“凡刺之而气尚未至,当无问其数以守之,所谓如待贵人,不知日暮者是也。若刺之而气已至,则乃去针耳。”后世医家多参考此文解读。《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是说针刺的关键是一旦出现“气至”就能获得疗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是说确切的疗效如同风吹乌云散,立刻见晴天。“刺之道毕矣”是说针刺治病的道理就是这些,再没有说的了。该段经文原为经验总结,用正说的方式描述了能获得独特疗效的最佳针刺技术。言外之意,即这种方法快而好,其他针刺方法皆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