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效果受热议,看看“中医温病”怎么说?

文 / 侨乡广记
2020-03-03 00:06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全球众多科研机构正全力以赴,寻找抗击病毒的有效药物。中医药对抗病毒的独特效果也受到关注。2月22日,来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超过6万例;“清肺排毒汤”进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广东“肺炎一号方”成为“网红”……但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疗效,仍面临不少疑问:中医药为什么有效?中医治疗传染性疾病的学说从何而来?

古代中医温病学说论著。资料图片调理说:为什么说中医是治“病了的人”?2月28日,在雷神山医院隔离病区内,72岁的老奶奶抱怨长期卧床让她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了。“来,我们给您治疗一下腰痛。”广东省中医院邹旭教授掏出针灸针消毒。邹旭说,中医不仅治病,也治人,人好了,病才能退。治疗腰痛的针灸穴位还能补肾气,对肺炎也有帮助。“本质上来说,中医不是直接去‘杀病毒’,而是通过调理病人的脏腑功能,让病人的免疫力达到较好的状态,排除疫毒之气,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效果。”国家中医医疗队广东团队队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团队队长温敏勇告诉笔者。他所在的医疗队接管了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一个独立病区,69张床位。“目前来看,经过中医治疗,不少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了。中医药是否有效,除了患者口碑,临床试验数据也在说话。”2月20日,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余艳红向公众介绍两个重大中医药课题研究成果,其中张伯礼、刘清泉团队在武汉进行的102例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2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缩短1.7天,平均住院天数缩短2.2天,CT影像好转率提高22%,临床治愈率提高33%。中医是治“病了的人”,西医是“治人的病”,两者理念不同,但并不妨碍中西医协同作战,各自发挥长处,殊途同归。温敏勇指出,在中医队负责的病区,轻症以纯中医为主,重症、危重症病人以中西医结合来治疗,西医的呼吸循环支持、生命支持、免疫支持以及对感染的抗生素治疗等不可或缺,而中医则侧重调节病人脏腑气血阴阳调和,湿热重的病人,会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清热祛湿,病人有虚损,就用补虚祛邪扶正,基本是“一人一方”。同时,中医的特色疗法,包括穴位按摩、耳穴压豆、呼吸操、八段锦、心理导引、针灸等在病区也很受患者欢迎。地域说:新冠肺炎治疗为何南北有异?中医认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温病的一种,温病起源与气候、环境密切相关。《黄帝内经》提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到《伤寒论·伤寒例第三》从“非其时而有其气”角度,明确提出“冬温之毒”概念。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林培政教授指出,中医认为,温病是外感疾病,有四个特性:季节性、地域性、传染性和流行性。从季节上来说,与“非典”的出现相似,新冠肺炎也出现在冬春两季。气象学资料显示,2019年12月,武汉的月平均最高温度为12.16℃,较上一年同期平均最高温度高出约3.5℃,恰好符合中医“冬温之毒”的气候特点。从地域性来说,武汉地处长江流域,多江河湖泊,湿气较盛。从武汉开始的新冠肺炎,从病因病机上来看,病人湿邪较重,湿邪可以寒化,也可以热化,中医提出化湿为主便是出于此。“辨证论治是中医活的灵魂,中医温病学也在经验总结中不断进步。”林培政教授指出,2003年的“非典”时期,广东地区气候以热和湿为主。当时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的终身教授刘仕昌提出“风温夹湿”的概念,用银翘散加入化湿药物治疗,在指导“非典”治疗上取得很好的疗效,在中医温病学上也是一大创新。而此次武汉的新冠肺炎中医治疗,不少各地专家认为,与“非典”又有不同,一方面是因为湿邪较盛,病人感觉比较疲惫、胃口差、大便稀烂,而医生看来,病人舌质淡红、舌苔腻、脉滑,治疗以达原饮清透膜原祛邪为主,同时加入了北芪或五指毛桃、人参等扶正以助祛邪,这也是中医药学的创新。在新冠肺炎的中医治疗上,因地域不同,南北方法也有异。如北方的病人,寒湿较多,以伤寒方为代表,清肺排毒汤综合了《伤寒论》里面的四个方子——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五苓散、小柴胡汤;而广东病人湿热较多,“肺炎一号方”则选择以达原饮、清瘟败毒饮、补中益气汤等从中化裁。这也是中医“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思想指导。关于中医疗效的争议也在持续。“科学总是在被质疑当中发展与进步的,中医药学也不例外。”针对外界的质疑,林培政教授如此回应,“从‘非典’到新冠肺炎,两次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说明当今社会我们对传染病不能掉以轻心。新发的病毒性疾病,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在这方面,中医如何更好地适应服务社会经济进步与发展,是核心的课题,需要不断探讨总结创新。”溯源“小汤山模式”汉代已有雏形据《中国疫病史鉴》统计,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每一次瘟疫流行,都催生了一批医家,也促成中医温病学的向前发展。被后世尊为“医圣”的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与东汉时期大疫流行的情况相吻合,张仲景因此“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成《伤寒杂病论》。元明清时期,疫病流行达到中国历史上的顶峰,中医温病学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形成完整的体系。如金代刘河间提出“六经传变,皆是热证”,将温病从伤寒中脱离发展,被后世称为“伤寒宗张仲景,热病崇刘河间”。明代吴又可撰《温疫论》,成为第一部温病学专著,他提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对疫病病因学的研究作出重大贡献。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统计,中国仅温病学专著就有541种。而在漫长的与瘟疫斗争的历史中,中医总结了诸多有益的经验。例如为青蒿素发现提供灵感的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首次记载了天花疾病症状和治疗方药。公认最晚在明代中国就有了人痘接种预防天花实践。中国种痘法经俄罗斯传到土耳其、英、法等国家。有意思的是,牛痘的发明者——英国的医生琴纳,当时就是一位人痘接种医师,他本人也因接种人痘而获得天花的免疫。在抗击“非典”(SARS)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小汤山模式”,早在汉代就有了雏形。《汉书》记载,汉元始二年对疫灾的救治:“民疾疫者,空舍邸第,为置医药”,即早在公元2年中国为控制流行病就建立了公立的临时医院。在明代,就有将病人用过的衣物,用蒸煮的方法进行高温灭菌的操作。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卷二》说:“天行瘟疫传染,凡患瘟疫之家,将出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声音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 推广前应注重加强研究近日与中国同行合作发表论文,探讨了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方面的应用。传统中药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展示出一定前景。——英国伦敦南岸大学名誉教授 妮古拉·罗宾逊中医称为滋补方,可以补气祛湿,这些方剂具有不同的药理效果,可用于预防感染。另外有一些草药可以清热解毒,从西医角度看,具有特定的抗病毒和抗菌作用。——美国旧金山注册针灸师 米莎·科恩中医药可以帮助退烧或排痰,而发热和咳痰正是病毒性肺炎的两种症状。不过,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而且中医药是基于个性化的治疗,因此在推广之前要注重加强研究。——法国中医学术委员会委员 马克·弗雷亚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