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这两组穴位是如何起到减肥效果的?
针灸减肥方
1
【病症:肥胖症】
初期轻度肥胖仅体重增加20%~30%,
常无自觉症状。
中重度肥胖常见伴随症状,
如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气喘,腹大胀满等。
针方组成
第一组
支沟、后溪、中脘、关元、腹结、丰隆、然谷、足临泣。
第二组
督脉(大椎至腰阳关)、 脾俞。
两组穴位轮换应用。
针
灸
减
肥
针方临证
初期轻度肥胖仅体重增加20%~30%,常无自觉症状。中度肥胖常见伴随症状,如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气促,嗜睡,食欲亢进,容易饥饿,或闭经,阳痿,心悸,怕热多汗,腰背痛,关节痛等。
【随证加减】
01
胃热:厉兑、内庭
02
痰湿:阴陵泉
【临床操作】
毫针刺,留针30分钟。
针方明理
丰隆为足阳明之络穴,可治疗一切“痰证”;
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之经穴,可宣通三焦气机,两穴合用可通调腑气;
关元有壮阳之用;
中脘为胃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可健脾和胃;
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
腹结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可行气活血,理气降逆;
然谷为足少阴肾经之荥穴,有补肾利湿之功;
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之输穴,八脉交会穴,通带脉,属木,有平肝息风,消肿止带,调经回乳之效。
诸穴共奏健脾理气,调肠通腑之效。
督脉起于小腹内,行于背部正中,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是阳脉之督纲,对全身阳经起到调节作用,为阳脉之海,可起到激发人体阳气的作用。
脾俞为脾之背俞穴,治脾疾之要穴,可健脾利湿,升清止泄。善治脾阳虚之病症。与督脉同用,共奏振奋人体阳气,加快机体的代谢之功。
01
0203
04
按语
早在内经时代,中医学对肥胖病就有所认识。《素问•通评虚实论》曰:“肥类人,则膏梁之疾也。”《素问•奇病论》亦云:“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此外,《灵枢·卫气失常》提出肥胖三分法,即把肥胖病者分为“脂人”“膏人”“肉人”3种类型。
中医认为肥胖的发生与过食肥甘、先天禀赋、劳作运动太少等多种因素有关。病机总属阳气虚衰、痰湿偏盛。脾气虚弱则运化转输无力,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体内而致肥胖;肾阳虚衰,则血液鼓动无力,水液失于蒸腾气化,致血行迟缓,水湿内停,而成肥胖。
清•陈士铎《石室秘录》专门立了肥人治法,指出肥人多痰,病机是气虚不能运行而生痰。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单纯性肥胖患者中以脾虚证较为多见,水液运化失职,导致痰湿潴留,阻滞经络。
因此,治疗肥胖症以健脾除湿,通经活络为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