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穴的作用有哪些?大椎临床应用总结

文 / 截图世界杯
2019-11-25 19:17

大椎穴为督脉腧穴,又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之会,统领诸阳经,主一身之表,宣通诸阳,故为调整全身机能的重要穴位之一,临床应用范围颇广,我在临床中应用主要有这6个方面:

一、温通诸阳,解肌发汗。

督脉为诸阳经脉之海,阳者主卫主表,凡风寒之邪外束肌表,而现头痛恶寒,发热之表证,针灸大椎穴能振奋阳气、调和营卫,达到解肌发汗,驱邪外出的作用。临床常用来治疗伤风表证。

二、温经通阳、活络散瘀。

督脉统一身之阳,纯阳主表,又能疏调太阳之气,并能宣通诸阳,调和营卫。故能祛邪散寒。对于风寒湿痹之证,像肩臂疼痛等症状,针灸大椎穴能通经络、和气血、散寒消滞。

三、回阳固脱,散寒救逆。

凡猝然昏仆,不省人事,肢冷脉伏等阳虚欲脱之症候,及寒邪中于肌表,阳气被寒邪所遏,不能外达,四肢厥逆,寒战鼓慄,脉微细或沉伏之证,皆可温灸大椎穴,以收回阳通脉散寒救逆之功。

四、清热开窍、镇静安神。

大椎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主通一身之阳气,故大椎穴可以治疗邪客于表,致三阳经气闭遏之发热,以及热盛风动等症。

五、调和营卫、驱邪截症。

针灸大椎穴,可提补诸阳,增强卫气,宣阳和阴。《灵枢·本脏》篇曰:“卫气和,则解肉分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腠理致密而卫外固,故针补大椎穴为截疟之效穴。

六、益气固表,清热敛汗。

凡肺气虚弱,表虚不固。风寒易袭之患者,针灸大椎穴,有益气固表,济阴和营,清热敛汗之功效。故常灸大椎穴对体虚易感风寒之人,有预防保健作用。为强壮效穴。《铜人腧穴图经》云:“大椎疗五劳七伤,风劳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