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鸭”行医记(一) 中医在西班牙行医的特点

文 / 家庭中医药
2019-03-11 17:00

一提起西班牙,读者朋友们会想到什么呢?

勇猛的斗牛士?宽广的地中海?还是热情的弗拉明戈?或许历史爱好者还会想起大航海、哥伦布以及殖民时代,而文艺青年还会想到塞万提斯、多明戈或者毕加索,到了体育爱好者这里,西班牙的名片则可能会变成皇马、巴萨,当然也少不了我们中国人的老朋友萨马兰奇……

很多在西班牙的中国人根据谐音,亲切地称呼西班牙的“外号”:板鸭。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进行,中医也进入了更多普通西班牙人的视野,那么对于中医,“板鸭人”是怎样看的呢?

“板鸭”行医记(一)

中医在西班牙行医的特点

西班牙/段嵩峰

饮食和气候

“板鸭人”的饮食比国内有更多的肉类和奶制品。他们有名的食品就是火腿——一整只猪后腿用盐腌了后,挂起来风干,三年后直接切片生着吃(还有些腊肠也是生吃)。平常也吃很多的奶酪。“板鸭”更加有名的是葡萄酒,因为法国人会宣传,所以大多数人可能只知道法国盛产葡萄酒,而忽略了和法国酿葡萄酒的地区毗邻的西班牙葡萄酒也是很好的。

大概是因为饮食原因,“板鸭人”很多都比较肥胖,哮喘病人也比较多,这点可能是过食肥甘厚味导致痰湿较重引起的。

另外,“板鸭人”喝水只喝冰水,温度最高也就是常温。曾经有一位刚从国内来的同事吃饭时向服务员要热水,服务员大惑不解,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需求——因为只要不特别说明酒水需要常温的,按照当地的惯例,送上来的全是冰的(一年四季都是这样),更不要说是热的了。因为西班牙的很多地区天气十分炎热,人们又大量饮用冰镇酒水,所以很多当地人都是外热内寒的体质。

我所在的加泰罗尼亚地区临着地中海,冬天气候潮湿寒冷,夏天则干燥炎热。虽然这么说,但是一年内的最低气温不会低于 5℃,最高不会超过 35℃,一般只有冬季的时候才会下雨,一年有三百多天的日照。我在这里接诊的病人大部分都是痛证(肌肉、颈、背、腰的疼痛)和焦虑(当地很多人喜欢在大街上聊天晒太阳,有一点事都会焦虑,没有国内人抗压能力强)。

针药治疗

当地大部分病人对中医治疗比较敏感——针感比较强烈、中药的用量比较小就能起到治疗的效果。

当然,也有一些病人无论用怎样的手法针灸都没什么反应。这里的病人扎上去有针感也会立刻向医生反馈,但是他们对疼痛的感觉表述比较单一——只有“疼”。不像中国可以有酸、麻、胀、痛、窜、热、沉、刺等描述,导致很多时候医生没有办法通过这些感觉来进行诊断,也很难跟他们解释哪些感觉是针灸正常的感觉。可能是国内的病人多多少少都会了解针灸时针感的区别,也知道哪些感觉是针灸得气的感觉,所以描述时也比较详细具体。

中药在西班牙的地位依然有些尴尬。在西班牙,患者可以自己购买中药,但是很多机构是不能出售中药的,若是医疗机构随意开中药也有可能会被警察查处。而且不同于中医体制健全、很多中药都可以用的德国、英国等国家,在西班牙,很多中药是不能使用的。比如人部的药(如血余炭)、某些动物类和矿物类的中药以及很多药用原植物有毒性的中药,有一些中药甚至被归为“毒品类”。

有上面提到的诸多限制,再加上进口中药需要办理很多手续、交纳很多手续费,所以在西班牙中药和中成药是很难买到的。所以这里的患者如果想要吃中药是比较麻烦的:需要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开方,尔后患者还需要自己从英国或者德国购买后邮寄到家里。

不过,在西班牙开中药时,中药用量普遍偏小,有的时候用量连国内药量的 1/4都不到,病人的反馈却是“很有效”。不知道是因为中国人接受了几千年的中药治疗,对中药有了耐受性,而西班牙人还没产生耐受性呢,还是因为中国出口到欧洲的中药品质都比较好的缘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转载、摘录请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段嵩峰

本文编辑:秀泷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