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取穴位的4种方法!针灸,推拿,养生等必学的知识!
无论是针灸,推拿,还是养生等等,只要涉及经络,都需要准确找到穴位。

一般可分为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指寸法和经验取穴法等。下面来分别介绍:
1、经验取穴法(即简易取穴法):
这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取穴法,此法简便易行,如直立垂手,中指指端即为风市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指端即为列缺穴;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为劳宫穴等。
2、体表标志法:
根据人体的一些自然条件来作定穴的一种标准。
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以体表某些标志如五官、毛发、指甲、乳头、肚脐或关节、肌肉等活动时产生的孔隙,凹陷等来作为依据,去找穴位,这样的取穴方法就是体表标志法。
通常比较多用此法取的穴位,如印堂穴,在两眉中间;膻中穴,在两乳头水平连线中点;取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等应张口等。

3、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又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如把腕横纹至肘横纹之间作十二寸,腋横纹至肘横纹作九寸,前发际至后发际作十二寸等。
骨度分寸法图例:



4、指寸取穴法:
是在骨度分寸和体表标志法的基础上,以施术者本人或被施术人的手指作测量标准来找穴位的一种方法。

比较多用的有拇指同身寸法,即以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
将我们的无名指、中指和食指并拢起来,然后以我们的中指第一节横纹的地方为标准,三指的宽度为2寸;

还有横指同身寸法,即以示指、中指、环指、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第M节为准,量取四横指为3寸。
指寸取穴法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失度,骨度分寸与指寸在临床应用中应该互相结合。
为了准确的找到经络穴位,除了掌握以上一些基本方法外,由于人个体之间还会有差异,因此我们还要结合如下标准和某些穴位特点来取穴:
一般正确的穴位多在骨的上下左右旁,或两骨相接的关节部位凹陷中,或骨肌的中间,或两肌的中间,很少在骨上或血管中,在骨旁侧部位的经穴(腹部无骨处除外)可用拇指指尖掐之,如有酸麻如触电般的感觉说明取穴正确。
如无此感觉,只觉麻疼(有的数分钟才感觉到酸麻)应加深或偏左偏右试之,如按压对了穴位其效会立见,有的会缓慢见效,有的会在压后较长时间见效。
有些穴位需要我们采取特殊的姿势来定位置,比如找曲泉穴的时候要屈膝,位于屈膝时膝内侧的横纹端;取曲池穴时需要我们屈肘,位于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后5分处。
▲可能有些朋友看了图示和表格,还是不太明白怎样找穴位。
我们以手上治心脏的内关穴为例,内关穴在手腕横纹上2寸,而从肘横纹到腕横纹总共是12寸,2寸就是12寸的六分之一处。

又如三阴交穴,在足内踝上3寸。而从足内踝到髌骨下方(膝盖骨下方)总共为13寸。从足内踝开始第一个3/4段,就是三阴交的准确位置。

再如关元穴在脐下3寸,从肚脐眼到耻骨最高点总共是5寸,5寸的一半再往下一点就是关元穴。

赶紧按照上面的方法,找找自己身上的穴位吧!日积月累,你也成为穴位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