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修行感悟详解第三章:去欲

文 / 小蔡画画
2021-03-29 00:08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领会]

欲念的产生,是由意识的认知辨解而诱发的。如果不以意识去分辨任何事物,那么欲念也就失去了产生的诱因。所以修养生功入静的开始阶段,要从收敛意识的认知分辨力入手。心神对意识的关系,就象君主对民众的关系一样,当心神不让意识认知的时候,其认知力就会收敛,虽知而若不觉。当意识不去认知辩解时,就不会再诱发贪求之欲。意识对元气的关系,又象民众对待万物之关系,由于元气之运化是受意识场制约的,当意识场虚静而中和的时候,“元气”这“万物”就会自然化育、中和而充盈。当“元气”中和而充盈的时候,生命的基础能量就充足,从而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但是,如果“元气”虽充足而不中和,其病患则表现为功能性障碍之不适;若这种不中和的“元气”已经渗入了细胞内部而参与改变细胞之成份,那么其病患就表现为实质性病变。这两种病患从现象上看是有差别的,其实质上都是因为阴阳的失调所造成,无非前者的功能性障碍尚没有发展到改变细胞的性质而已。从养生功的角度来调整,其方法又都是一样的,即都是以中和的意识场态去产生感应。久而久之,即使是变性细胞也会将多余的能量释放出来,或者吸收能量以补充其不足,这样不管是阳盛或阴盛的细胞,都会再转化为中和的阴阳平秘,其病患也就不复存在了。当然,所谓实质性病变的感化调整过程,就要长于非实质性病变的感化调整过程。所以即使是癌细胞的病变,也能在这种中和调整的感化中被治愈。这就是养生理论的独到之处,以整体的阴阳平秘去治病,并不象其它医学理论那样去对症下药。就医学界来看,目前尚有很多疾病无药可对其症,而被判为“绝症”。以养生的观点来看就没有绝症。所有的病患都是阴阳失调所致,只需予以调整使其再归于平衡即可。

但从另一角度看,人的慢性疾病之阴阳失调,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的精神因素造成的。这些病患者在得病前大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精神异常态,由于种种社会原因使得他的长期处于或郁闷、或恐怖、或压抑、或悲伤、或气愤等等状态,这就是常说的“七情失调”。就因这思维场的长期异常极化,而导致人体阴阳的长期偏颇极化,极化太久,必然会使偏极的“元气”去参与改变细胞成份以适应这种异常的极化态,于是乎就形成了实质性的病变。知道了这种病变的原因,我们就也知道如何去预防其病变和治疗其病变了。就是从根本上去调整自己的意识场,使之归于中和无欲而已。这才是治本的最佳途径。

所以人患了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产生悲观、绝望、恐惧等情绪,若产生这些情绪则等于是自杀。在有些病尚无药可医的情况下,就不要再寄希望找到一种什么“秘方”而求助于外因,这时候就要调动自己的本能来救自己,只有自己才是能救自己的“上帝”,生命就把握在你自己的心里。是真是假,只有自己切身去实践才能得出结论。

若就“七情”失调的原因来分析,无非都是因为辨知而产生“六欲”之欲求所致。人所欲求的,大都与名和利有关。当这些欲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七情的变化异常。就根本而言,调整七情的办法就是寡欲而清心。故《皇人经》有云:“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但人不能自知,而不守神以却众恶耳。知之者则不求佑于天神,止于其身则足矣。”所有病患大都是因自招而产生,并非外因占主导。若自身免疫力强者,外邪即使入侵也会被人体所同化。故自己既然能招来病患,也就有办法送走病魔,而不必求助于“天神”。《道德经》就是教人送瘟神的妙经,关键是看学者能否认真领会并持之以恒的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