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牛•天津牛】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郭玉凤:守得是文化瑰宝
津云新闻讯:如果说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中医药文化就好比是河中的船,载满一段段鲜活的记忆缓缓航行。而从事中药炮制50多年的郭玉凤,则是这条“船”上的见证者之一。“一代代的达仁堂人在接力中恪守着‘炮制虽繁必不能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治业祖训,为社会提供放心药、良心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今年72岁的郭玉凤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说话铿锵有力,怎么看都不像古稀老人。
1969年,20岁的郭玉凤从天津市中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达仁堂药厂工作,由此拉开了这辈子和中药的不解之缘。“那时我先被分到配料车间,接触的药材实在太丰富了,大约有300多种。”郭玉凤喜欢认药,尤其爱认“个子货”(未经加工的药材)。“因为在学校看图多,看饮片多,真见到了才知道原来是这样。”在配料车间里,员工大多是男性,除了配料工作外,对进库的净料要码垛的活儿,郭玉凤也跟着干。“当时还没有叉车,全靠人工,虽然挺累,但我从来不觉得吃亏。”她从最简单的码垛认识了药材放置的位置,配料使用时就能很快找到。在配料车间的8年时间,郭玉凤记住了达仁堂药厂的所有处方,“蜜丸、散剂、酒剂、煎膏剂、黑膏剂、油膏剂……大约100多个品种的处方配制,很多知识真接触了才能记住,实践才能出真知。”
1980年各大企业开始建立工艺技术档案,郭玉凤调至技术科,也正在这个时候,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的《清宫医案》研究小组发现了清宫寿桃丸的药用价值,并指定由天津达仁堂试制。“人参三两人乳蒸,枸杞子十六两酒煮取汁熬膏,大生地酒浸七蒸七晒二两……”《万岁爷进药底簿》记录的药方与普通药方不同,现代人要通过药方很模糊地描述制药,且工艺流程复杂。郭玉凤回忆着,似乎所讲述的这些就发生在昨天一样,“清宫寿桃丸原名蟠桃丸,由鹿肾、人参、当归、地黄、枸杞子、分心木等多种名贵药材组成。”熟悉中药的大多数人都知道,中药炮制要根据处方进行,修治、水制、火制、制霜、发酵、精制……单是火制中的炒,又分为清炒、炒焦、炒香、炒黄等。“清宫寿桃丸是保密项目,只能少数几个人试。”炒制分心木(核桃中的十字心,分隔核桃肉的隔膜)的过程,郭玉凤记忆犹新。“当时我拿着小铁锅按照自己的理解炒,炒完就去问师傅行不行,师傅说:不行!我就再炒,反复了三四次,都害怕炒成炭,直到分心木表面变黑了,内里变成了焦褐色,才被认可。”等到后来,郭玉凤正式看到处方写着分心木“煅炭存性”的要求时,才恍然大悟。清宫寿桃丸的试制过程都沿用了古方,采用了要经过奶润、酒煮,九蒸九晒,蒸煮数昼夜,打成粉末,做成梧桐子大小,整个过程要历经数月方才能制成。
这古老而神秘的技艺——“达仁堂清宫寿桃丸宫廷秘方及其传统制剂工艺”2009年入选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过程描述起来简单,却是经历了很多失败才积累的。从学习配料、制药丸到炒药,再到掌握秘方产品炮制工序和技术,直至接触到炮制技艺的核心技术,一路走来的艰辛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耐心学、用心做,没有捷径。”郭玉凤说,所有的经历都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一点一点摸索,一点一点总结出来的。虽已72岁,本应颐养天年,但她仍奔走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沿,“我这一辈子都离不开一线,退休后还是与一线打成一片。这几年,厂里会安排我去给一线工人做培训,让工人们‘知其表、知其里’。”此外,在各大展览中,也有郭玉凤的身影,“中医药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将更多优秀的中医药文化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单,才能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医药,了解中国。”
一双手、十指间,承载的不仅是祖先留下的技艺,也托举着守护国人健康的责任。在郭玉凤看来,“诚实”二字尤为重要,“你的亲朋好友都要吃药,如果吃那就好好做药,不要含糊,做药要凭良心。只有这样,传统制药向前走的步子才能稳稳当当。”执一颗匠心,择一艺坚守。多年来,正是有了众多非遗传承人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默默付出和执着坚守,才让这些文化瑰宝得以传承发展。(津云新闻记者/王敬怡 摄影/姜晓龙 海报设计/陈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