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叫停师生服用“大锅药”,原因是 15年前曾发生过中毒事件

文 / 学号研究所
2020-03-04 08:05

近日,网传云南省临沧市部分地区强制学生服用“大锅药”一事引发关注。对此,3月2日,临沧市教育体育局回应称,已要求其立即停止执行原发通知。

多位临沧市当地人表示,“大锅药”在临沧这儿就相当于凉茶,清热解火。但“大锅药”曾因配伍不合理,15年前曾引起过一场中毒事件。昆明市一所小学因服用“大锅药”后中毒。此次事件共造成153人中毒,其中一名学生症状严重,经县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需按照要求服用后方能报道入学”

近日,多张截图显示,云南省临沧市部分学校要求通过上传购药证明、服药图片、视频等方式强制师生服用“大锅药”。

一张“临沧市第二中学”的文件显示,2月28日,临沧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复教复课疫情防控专项准备工作会议。其中要求,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提高身体抵抗力的作用,要求全市中小学生和家长服用“大锅药”。

文件还介绍了开学前、开学后服用“大锅药”的具体办法。开学前,全校师生和家长要根据临沧市中医医院开具的处方,根据不同年龄段,自行购买、自行煎服。文件着重强调了学生和家长要将购买时的药方、服用情况及时报告班主任。不按照要求服用的,需按照要求服用后方能报道入学。教职工也不例外,同样需要将购药处方等凭证上报给学校。

开学后,学校将统一组织全校师生免费服用大锅药。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临沧市第二中学所在的临沧市临翔区教体局也发布过内容相似的通知。同样要求,开学前家长执行购买,必须上传喝药照片,开学后则由中医院免费发放。

除此之外,通知还要求各级教育机构要从3月1日起,每日下午6点前要将本日服用“大锅药”的情况统计表上报。

据悉,首批试点幼儿园已经完成发药工作。微信官方认证过的“临沧市教育体育局”2月28日发布文章表示,将从2月29日开始以凤庆县第一幼儿园为试点组织开展学生服药工作。据悉,全园三个年级、20个班、750名幼儿、100名教师全部以自行购买、统一发放、隔离师生送药上门的方式,共计发放大锅药5100剂。

凤庆县第一幼儿园发放工作现场图 图片来源:临沧市教育体育局

官方回应:立即停止执行该项目

消息引发热议后,临沧市临翔区教育体育局迅速作出反应,连发两则情况通报,措辞从“杜绝强制师生服用“大锅药”,坚持自愿原则”改为“立即停止执行”。

第一则相关通报,《关于临沧市学校师生服用“大锅药”情况通报》(以下简称《通报》)中提到,按照《临沧市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关于切实加强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保障工作的通知》,市中医专家组提供了“大锅药”的基础处方,各县(区)教育体育局、市直各学校倡议师生服用“大锅药”。

但在政策具体落地过程中,个别县(区)教育体育局、学校执行过程中,存在要求通过上传购药证明、服药图片、视频等方式强制师生服用“大锅药”的错误。

目前,已经要求各县(区)教育体育局、市直各学校立即停止执行原发通知,并要坚持自愿服用的原则。《通报》并提出两个禁止。杜绝强制服用。杜绝采取上传购药证明、服药图片、视频等方式强制师生服用“大锅药”;不得以是否服用“大锅药”作为春季学期开学报到入学条件。

随后,临沧市临翔区教育体育局立马发布停止执行的通知。通知提出要立即停止执行“服用大锅药”,并因转发政策的错误而造成的不良影响深表歉意下一步的相关工作以新通知为准。

上述提到的试点幼儿园,凤庆县第一幼儿园的工作人员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药剂都是自愿购买的,没有强迫,目前也没有人反馈有不良反应。”

15年前,曾发生过一次中毒事件

该条新闻之所以引发热议,是因为该事件的核心是行政部门强制用药。

“ 如果认可中医是医学,那就把它当做医学。医学是医生的事儿,行政官员乱给人吃什么药? 如果把它当医学,那就应该认真研究,2020年了,不必神农尝百草,有高科技仪器的。”有网友表示。

期刊文章《大锅药的配制及煎服注意事项》中介绍,大锅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疾病手段已在广大群众中应用,现在临床常用大锅药预防流行性疾病,如流脑、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以及风疹、麻疹、水痘、甲肝等病毒性疾病。

配方如下:
荆芥500g 板蓝根1000g 玄参1000g 桔梗500g 黄芩1000g 芦根1000g 藿香1000g 桑叶500g 炒麦芽1000g 牛蒡子300g 甘草300g 蒲公英1000g

但似乎在临沧当地人看来,大锅药不算是一种药。“虽然叫药,它不过是我们临沧人的凉茶罢了”。

知乎网友“sora”在知乎相关问题中提到,大锅药在云南临沧这边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饮料。平时大街上都有三轮车拉着叫卖。知乎网友“我是小耗子”也持相同观点,“虽然不认同强制性的做法,大锅药已经在我们这里存在了几十年,小时候街上有一元一杯卖的。但它主要的作用可能就是清热解火,夏天家里也喜欢熬一锅慢慢喝。”

是药三分毒。《大锅药的配制及煎服注意事项》也提到,由于“大锅药”算是一种群体性服药,因个体差异不同,难免个别人会发生轻微的不良反应。所以该期刊表示服药也要适当控制,避免用量过度。

除了用量需要控制之外,此前“大锅药”曾在配方配比上“翻过车”。

2005年6月15日下午2时左右,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茂山乡红石岩小学为预防发生水痘,集体服用大锅药。服药后陆续有学生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痛等中毒症状,其中一名学生症状严重,经县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据悉,此次共有153人因饮用了“大锅中药”后中毒,其中有151人是红石岩小学的学生,另外2人分别是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

据新华社报道,当时事件的调查结果是,因药方配伍不合理使服药学生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据了解,红石岩小学学生及家长喝的“大锅药”中包括了板蓝根、金银花、大青叶等15味中药。云南省、昆明市疾控中心、药检所等相关部门及中医学专家对这些药物成分和药方进行检验后表明,该药方里的每种药均符合国家药典规定,为合格药物,但配伍不合理,苦、寒性药物较多,加之小学生胃肠道发育不健全、体质有差异等原因,使部分小学生服药后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头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