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胃动力中药的巧妙应用: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方

文 / 健康生活的方式
2019-12-02 16:07

李某,男,65岁,反复胃脘胀闷不适20余年,加重2年。

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检查: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窦部中度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症见:胃脘胀闷不适,餐后尤甚,胃纳差,不易饥,嗳气不爽,面色萎黄,大便时溏,舌淡暗,边有齿痕,苔白腻。

辨证为脾虚夹滞,治宜健脾益气,消滞化瘀。药方:黄芪18g,白术15g,茯苓15g,藿香12g(后下),丁香6g(后下),豆蔻6g(后下),谷麦芽各15g,焦山楂15g,丹参2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15g。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7剂后,胃纳好转,仍有餐后饱胀不适,嗳气后舒,舌苔变薄。原方去丁香、藿香,加郁金、佛手各12g。

再服1个月后,诸症明显好转,偶嗳气,饮食不慎时脘腹少胀。原方继服6个月,复查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检查:轻度萎缩性胃炎,轻度肠化。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以痞满为主症,常自服促动力西药,但疗效欠佳。余教授认为很多中药具有很好的促动力作用,但一定要辨证应用,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脾胃属土居中焦,为一身气机之枢纽,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一升一降,才能分清泌浊,保持胃肠虚实更替的生理状态。

痞满一病多因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司所致。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行气药具有促动力作用。

因此临证常用少量药性平和的行气药,如郁金、佛手、紫苏梗等理气宽中,以防用药呆滞,影响气机。

对于有舌淡有齿痕等脾胃虚寒之象者,则用丁香、砂仁、豆蔻等温中行气,每获验效。但一定要准确辨证,不可妄投辛香温燥之品,因“胃为燥土,喜润恶燥”,过用香燥,虽气机得解,但胃阴更伤。

用药时则药味宜少,药量宜轻,一般二三味即可,用量常为6~9g,最多不超过12g。

微信:tong785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