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民建药方”
图为民建重庆市委会在黔西县就脱贫攻坚开展调研座谈。
二○一七年十月,民建重庆市委会一行赴贵州黔西县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临近年关,重庆市黔江区中塘乡猕猴桃基地还是那么忙碌。从果农们满是笑容的脸上可以看出,基地丰收的时候,他们的钱包也鼓了。
中塘乡的果农们忙碌的时候,远在贵州的道真县大磏镇文家坝村的村民也没闲着——他们正与大沙河仡佬文化旅游国际生态度假区的负责人坐在一起,商量着如何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特色农业和民宿餐饮业快速发展。
这是民建重庆市委会助力渝黔两地脱贫攻坚工作的两个镜头。
精准:狠抓产业扶贫
地处西南地区的重庆和贵州,都有着不少国家级贫困县和贫困村。如何帮助这些贫困县、贫困村走出困境,逐步打赢脱贫攻坚战?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重庆民建人也不例外。
近年来,在民建重庆市委会主委沈金强的带领下,民建重庆市委会发挥经济界别优势,组织企业家会员赴重庆市和贵州省贫困山区开展扶贫攻坚工作,鼓励他们帮助当地发展产业,开出了不少脱贫攻坚的“民建药方”。中塘乡猕猴桃基地与大沙河仡佬文化旅游国际生态度假区,就是民建会员企业投资开发的扶贫项目。
在帮扶两地开展产业扶贫的道路上,民建人一直没有停下步伐。2017年10月24日,民建重庆市委会副主委杨亚丽率会员企业家、农业专家,赴贵州黔西县五里乡化布村开展精准帮扶;2017年11月14日,民建重庆市委会秘书长周吉一行又赴重庆酉阳县浪坪乡实地考察帮扶项目;2018年1月9日,沈金强带领会员企业家到秀山县溶溪镇石板小学开展教育帮扶……
“要帮助村民真脱贫!”民建重庆市委会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将通过提供资金、种子等帮助贵州和重庆贫困地区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并帮助当地培训农技人员、建筑人才、家政人才等,同时开展教育扶贫。
目标:村民增收致富
在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同时,帮扶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是重庆民建人的又一个目标。
“以前中塘乡是黔江最穷的乡镇。”王明学就是这个乡的农民。多年来,他家与全乡572户贫困家庭一样,辛苦劳作一年,收入不到3000元,处于极度贫困中。
王明学生活的改变,得益于民建会员企业来当地投资发展农业产业。2011年,该企业在当地规划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万亩高端特色水果,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逐步提高当地村民收入,户均年增收近2万元。如今,该乡正打算将农业与旅游融合起来,发展乡村采摘游,进一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在王明学一家奔小康的同时,贵州遵义道真县大磏镇文家坝村的村民也正在打着“翻身仗”。去年底,高中毕业后因家贫外出打工的庞文娟和庞文秀听说村里正建设大沙河仡佬文化旅游国际生态度假区,意识到商机来了,于是立即筹建农家乐,并将打工时学到的“潮汕粥”技艺派上用场。如今,姐妹俩的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
同样属于深度贫困村的黔西县化布村,是民建重庆市委会的对口帮扶村。海拔980米至1560米的化布村,地形落差大,人多地少,土地贫瘠,脱贫攻坚任务艰巨。2017年10月,民建重庆市委会调研组一行深入到化布村实地查看时,同样发出要让当地贫困户持续增收的宏愿。
途径:输血更要造血
“桑葚酒应扩大规模。”“在保证观赏的同时,扩大荷花茶的产量。”……这是近日民建重庆江北区委会走进会员企业——重庆原乡大足区荷花村景区调研时提出的建议。
“输血更要造血,要帮助村民提升致富的本领。”调研中,大家建议景区谋划新的产业发展规划,提升村民致富技能,帮助他们做产业发展的主导者和推动者。
在化布村,民建重庆市委会还提出“短期与长期结合、输血与造血结合、物力与智力结合”的扶贫模式。杨亚丽也曾在调研中提出,要做好产业扶贫和物力支持,通过“输血”带动“造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规划好中长期脱贫计划,发展贫困村种养殖产业项目和教育扶贫;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民建重庆市委会提供技术支持,会员企业免费提供种子并负责购销。
事实上,近年来,大量这样的精准帮扶建议不仅在重庆民建的口头上,还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民建重庆市委会在定点帮扶重庆市武隆县岩峰村的过程中,引导村民重点发展特色养殖和种植产业,积极探索“公司+农户”合作模式,组织西南大学等高校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并组织企业家投入启动资金带动产业发展。通过精准帮扶,该村已发展体验式农家乐50余家,470户家庭收入稳定增长,已提前一年实现农户万元增收。
为帮助村民农产品销售,民建重庆市委会还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在帮扶地开展“电商为媒,民建结亲”活动,有效解决了精准扶贫中的农产品的销售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