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个解酒药方

文 / 中医出版
2019-07-03 22:24

解酒方

1.饮酒不醉

(1)九月九日

(1)凡饮酒先食盐一匕,则后饮必倍。(卷十一·食盐条)

(2)先服蓬砂二钱,妙。(卷十一·食盐条)

(3)取赤黍渍以狐血,阴干。饮酒时,取一丸置舌下含之,令人不醉。(卷二十三·黍条)

(4)赤小豆花、叶阴干百日为末,水服方寸匕,或加葛花等分。(卷二十四·腐婢条)

2.酒醉不醒

(1)九月九日真菊花为末,饮服方寸匕。(卷十五·菊条)

(2) 生葛根汁饮二升,便愈。(卷十八·葛条)

(3)用水中螺蚌、葱、豉煮食饮汁,即解。(卷四十六·田螺条)

(4)菘菜(白菜)子二合,细研,井华水一盏调,为二服。(卷二十六·菘条)

3.解酒

(1)大醉不堪:连日病困者。蔓菁菜入少米煮熟,去滓,冷饮之,良。(卷二十六·芜菁条)

(2)烧酒醉死

①心头热者。用热豆腐细切片,遍身贴之,贴冷即换之,苏醒乃止。(卷二十五·豆腐条)

②急以新汲水浸其发,外以故帛浸湿,贴其胸膈,仍细细灌之,至醒乃已。(卷五·井泉水条)

4.饮酒发热

瓜蒌仁、青黛等分,姜汁研膏,日食数匙。一男子年二十,病此,服之而愈。(卷十八·栝楼条)

5.饮酒头痛

竹茹二两,水五升煮三升纳鸡子三枚,煮三沸食之。(卷三十七·竹条)

6.饮酒齿痛

井水频含漱之。(卷五·井泉水条)

7.饮酒口糜

螺蚌煮汁饮。(卷四十六·田蠃条)

8.饮酒咽烂

口舌生疮。大麻仁一升,黄芩二两,为末,蜜丸含之。(卷二十二·大麻条)

9.饮酒穿肠

饮酒过度,欲至穿肠者。用驴蹄硬处削下,水煎浓汁,冷饮之。(卷五十·驴条)

10.饮酒成泄

骨立不能食,但饮酒即泄。用嫩鹿茸酥炙,肉苁蓉煨一两,生麝香五分,为末。和陈白米饭,丸梧子大。每米饮下五十丸,名香茸丸。(卷五十一·鹿条)

11.饮酒成癖

酒症丸:治饮酒过度,头旋恶心呕吐,及酒积停于胃间,遇饮即吐,久而成癖。雄黄皂角子大六个,巴豆连皮油十五个,蝎梢十五个,同研;入白面五两半,滴水丸豌豆大,将干,入麸内炒香,一粒放水试之,浮则取起收之。每服二丸,温酒下。(卷九·雄黄条)

12.五饮酒癖

一留饮,水停心下;二癖饮,水在两胁下;三痰饮,水在胃中;四溢饮,水在五脏间;五留饮,水在肠间。皆因饮食冒寒,或饮茶过多所所致此。倍术丸:用白术一斤,干姜炒,桂心,各半斤,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温水服二三十丸。(卷十二·术条)

13.饮酒辟气

干蔓青根二七枚,蒸三遍,研末。酒后水服二钱,即无酒气也。(卷二十六·芜菁条)

14.饮酒痰澼

两胁胀满,时复呕吐,腹中如水声。栝楼实去壳焙一两,神曲炒半两,为末。每服二钱,葱白汤下。(卷十八·栝楼条)

15.嗜酒不已

苍耳子七枚,烧灰投酒中饮之,即不嗜。(卷十五·苍耳条)

16.中酒呕逆

赤小豆煮汁,徐徐饮之。(卷二十四·赤小豆条)

17.中酒成病

豉、葱白各半升,水二升,煮一升,顿服。(卷二十五·大豆豉条)

18.酒后咳嗽

白僵蚕焙研末,每茶服一钱。(卷三十九·蚕条)

19.酒痰咳嗽

用此救肺。瓜蒌仁、青黛等分,研末,姜汁蜜丸芡子大,每噙一丸。(卷十八·栝楼条)

20.酒肉过多

胀满不快。用盐花搽牙,温水漱下二三次,即如汤沃雪也。(卷十一·食盐条)

21.酒积面黄

腹胀不消。猪腰子一个,批末七刀;葛根粉一钱,掺上合定,每边炙三遍,半手扯作六块。空心食之,米汤送下。(卷五十·豕条)

22.酒积黄肿

五灵脂末一两,入麝香少许,饭丸小豆大。每米饮下一丸。(卷四十八·寒号虫条)

23.酒疸脾黄

木鳖子磨醋服一二盏,见利效。(卷十八·木鳖子条)

24.酒积下痢

石灰五两,水和作团,黄泥包煅一日夜,去泥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空心下。(卷九·石灰条)

25.酒疾下血

连旬不止。用大萝卜二十枚,留青叶寸许,以井水入罐中,煮十分烂,入淡醋,空心任食。(卷二十六·莱菔条)

26.酒痢下血

百药煎、五倍子、陈槐花等分,焙研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送下。(卷三十九·五倍子条)

27.酒痢便血

腹痛,或如鱼脑无色者。干丝瓜一枚,连皮烧研,空心酒服二钱。一方:煨食之。(卷二十八·丝瓜条)

28.酒毒下血

(1)曲一块,湿纸包煨为末,空心米饮服二钱,神效。(卷二十五·曲条)

(2)或下痢。嫩柏叶九蒸九晒二两,陈槐花炒焦一两,为末,蜜丸梧子大。每空心温酒下四十丸。(卷三十四·柏条)

(3)槐花半生半炒一两,,山栀子焙五钱,为末。新汲水服二服。(卷三十五·槐条)

(4)老山栀仁焙研,每新汲水服一钱匕。(卷三十六·栀子条)

29.酒痔便血

青蒿用叶不用茎,用茎不用叶,为末。粪前冷水,粪后水酒调服。(卷十五·青蒿条)

30.酒痔下血

黄连酒浸煮熟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白汤下。一方用自然姜汁浸焙炒。(卷十三·黄连条)


近期出版了《本草纲目养生大全》一书,全书采用大号字体编排,读起来不费眼睛。

一、本书收录的养生药方取之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选自中国书店1985年出版的四卷繁体字直排本,前溯为清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张绍棠的重校本。是权威版本。

二、《本草纲目》中有治病养生药方11000多个,本书只收录药方3000余个,侧重养生、食疗、常见病防治。为了方便读者查阅,编者以读者角度,从养生、防治疾病方面进行收录。

三、《本草纲目》中的药物多有释名,也就是别名。由于历史的变迁,不少药物的释名取代了正名。如莱菔是药名,萝卜是释名;胡麻是药名,芝麻是释名。现在人们只知萝卜、芝麻,莱菔、胡麻被释名取代。为了既忠实于原著又方便读者,编者录药方时便在部分药物后用括号标出释名。请读者明鉴。四、《本草纲目》中有不少药方治病的案例,有些药很常见,但治病祛疾的疗效神奇,对读者增加医药知识有参考价值。本书收录药疗案例60余个(李时珍治病案例另列),多是一些疑难杂症。

五、《本草纲目》诞生于蕲州,是蕲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将《本草纲目》中“蕲”字的来历,蕲艾、蕲蛇、蕲龟等九种蕲州地产药物等进行汇辑,并汇辑《本草纲目》中李时珍28例医案……总之,将《本草纲目》中所有关于蕲、蕲州的文字入书。以方便读者对蕲州、蕲春医药文化的了解。六、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服药及饮食如何达到最佳成效大有讲究。《本草纲目》中的服药食忌、妊娠禁忌、饮食禁忌跟养生密切相关,也一并收入。

七、由于时代变迁,一些作中药的珍稀动植物或已灭绝,或受国家保护。为了让养生者方便制作加工,编者在选药方时多选择普通药物或食材,少选贵药或珍稀药,强调药方实用性。八、因立目的需要,有极少数药方重复。为方便读者用药,将古今医家常用度量衡换算对照表附后。

给大家推荐《本草纲目养生大全》,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内容推荐

本书汇集本草纲目中养生的知识与方药,并按照病症汇总编排,便于读者查阅。本书是为2017年李时珍诞辰500周年而作,适合广大大众读者阅读以及对李时珍本草纲目有兴趣的爱好者参考阅读。

END

本文图书内容由中医出版公众号原创发表,其余内容综合传蕲微信公众号,最终解释权归本文原作者所有。本文内容选自:《本草纲目养生大全》。

投稿及咨询邮箱[email protected]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