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墨家十策?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为寻求治世良方,纷纷著说探求,百家争鸣,稷下学宫也为这一思想荟萃提供了良好的温床。现出了许多思想家和科学流派。墨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
墨子出身底层,墨者也大多也来自社会底层,因此墨家学说对于广大老百姓的疾苦与生活状态也很清楚,这对于管理者绝对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墨家思想主要是:兼爱、非公、尚贤、尚同、天志、明鬼、节用、节葬、非乐、非命,称为墨家十策。
一.兼爱非攻社会是墨家的理想。
兼爱也是人们的必须修养和规范。交相利是实现兼爱的主要思路。非攻是兼爱的底线,在人与人层面就是不互相侵犯,在邦国层面是不互相侵伐。作为规范的兼爱,《大取》篇将之分为三个层面,我总结实际是5个层面。在自然人来说是亲爱,也就是儒家的仁爱;在社会人来说是以共义为标准的爱心与互利;在贤者来说除爱心外主要表现是利人;在君侯角色来说除爱心外主要表现是无偏地利人;在上天来说是无私地利人。整个趋势是爱的表现越来越少,利人的表现越来越多,爱心不变。 除了上天和自然人属于自然无法改变之外,其他都属于社会层面。都需要以共同同意的义做为标准。
二.尚贤、尚同是墨家的制度主张,是兼爱社会的保障和公共机制。
尚贤,作为策论,要求君侯要任用贤才。但墨家人本就不热衷当官,所以尚贤不但是官方任用贤才,而且是全社会要尊重贤才,要给贤才施展的天地和更高的回报。《墨子.尚贤》中说:“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有贤才而没有相应的职位才能以及思想实施也是成不了的。管仲、商鞅的变法之所以能成功也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得到了诸侯的支持。尚同则保证了行动和效率的一致性。
三.节用、节葬、非乐,则是根据当时匮乏社会提出的药方。
可以归纳为“强本节用”,而且这些篇目还表达了统治者不能过于特殊,不能脱离大众,不能夺占大众的产品等思想。之所以说“不能过于”,是因为墨家同时还主张“贤者富且贵”,并不主张平均主义。在当今生产技术已经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使社会生产能力远超消费需要的情况下,“强本节用”应理解为“强本节源”--发展生产、提高质量、节约资源、爱护环境。而其他思想则仍然适用,而且可能会永远适用。
四.天志、明鬼、非命是兼爱社会的信仰支撑。
法天,就会法天的精神、制度等等。天志是墨家的最高原则。上天信仰就规定了人们的人格、观念平等,就规定了上天不直接干涉人世--非命。法天,上天又不直接干涉人世,实际上又规定了君王们也不该干涉人们的生活。非命、明鬼是上天信仰的部分,而不是独立的内容。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它是经过了时间检验了的,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仍然不衰。经典,也是智慧的浓缩与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