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营养健康服务 推广科学膳食观念

文 / 广东德诚教育
2021-08-28 09:11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

为落实《纲要》相关要求并贯彻《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及《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4月9日下午,由健康报社主办的营养健康服务提升行动之步入“十四五”营养健康体系建设宣传推进活动在京举行。

此次活动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通过专题报道、专栏、培训交流活动等形式,围绕营养健康政策、营养知识普及、营养科学教育与实践等方面,宣传报道营养健康领域的工作进展和典型经验,向公众传播科学、正确、权威的营养健康知识,培养基层营养专业人才,引导和培训广大营养健康相关工作者在新媒体时代做好宣传工作展示我国营养学及公共卫生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推动学科全面发展。


营养膳食不是个人小事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国民营养健康状态明显改善,但仍然面临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问题,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根据临床调查发现,中国30%~40%疾病的患者存在营养问题,其中只有三分之一得到有效的营养管理,这从一定层面上影响了患者结局。

此外,营养与慢性病防控关系密切,慢性病防控是营养改善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目标,营养改善又是慢性病防控的基础,没有营养就没有慢病防控的成效。

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国民营养计划》中将营养健康工作上升到了战略高度。健康中国行动当中,合理膳食行动位列第二,对一般人群、超重、肥胖人群,贫血、消瘦等营养不良的人群,孕妇和婴幼儿等特定人群分别给出了膳食指导建议。

“即便如此,营养观念仍无法深入人心。”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解释说,这是因为在国人固有的观念里,往往认为吃饭是个人的事,生下来就会,不需要职业。

实际上营养膳食也是门技术,是事关国民健康的大事,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升全民健康营养的水平。

目前,我国营养师职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杨月欣表示,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有了一百年的营养师职业发展历史,甚至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周边国家,也已经有四五十年的历史。在国际上职业营养师早已被广泛接纳,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新冠疫情爆发后,合理营养的价值再一次得到体现,不仅是普通大众,甚至健康营养方面的专业人员都对此引起了重视。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说,“过去我们谈合理营养,主要指营养支持治疗,更多是关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次新冠肺炎以后,我们发现营养不仅对慢性传染性疾病有用,而且对急性传染性疾病的防控也伴有极为重要的角色。”

疫情的发生也让人们意识到,营养因素在免疫力维护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于康强调,饮食多样化才能维持良好的能量摄入,这是免疫构成的重要基础。

日常饮食中除了宏量营养素,还要注意微量营养素的补充,像维生素C、维生素D、微量元素锌,常量元素钙以及微量元素铁等。

特殊群体或是在特殊生理期的人群,还应视情况使用营养补充剂,甚至在某些疾病治疗防治过程中,会使用高于常规参考剂量的补充剂,这一系列问题都要基于证据进行个体化、精准化的指导。

百姓需要高质量

营养健康服务

“营养健康服务横向来讲覆盖了全人群,纵向来讲,贯穿了生命的全周期和全过程,跟每个人都密切相关。”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慢性病与营养管理处副处长段琳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营养健康服务属于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也应该是我们“十四五”期间营养健康服务工作应该重点考虑和推进的。

高质量的营养健康服务,不仅仅要考虑可及性和可获得性的问题,还要从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效果方面进行提升。

从单一向全程化转变

过去的营养健康服务基本上呈现一种条块化或者碎片化的状态,营养健康教育是公共卫生机构在开展,营养状况评估是体检机构在开展,临床营养是医疗机构在开展,大家各自推进自己的工作,并没有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不但效率不高,也不够便捷,不利于营养健康服务的推广。

从粗放式向精准化改变

既往的营养健康服务,包括慢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等,更多的是大水漫灌型,缺乏精准性,比如把农村和城市简单的分开,认为农村营养健康服务应该倾向于解决营养不足,城市则是营养过剩。

但实际上,如今的营养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不能单单解决营养不足的问题,还有很多超重肥胖问题也在凸显,如果不加强营养健康服务的精准化,还是依靠以前既往的想法实施营养干预和营养健康教育,服务效果将大打折扣。

从传统型服务向现代型服务转变

如今的信息技术给营养健康服务提供了许多新模式、新工具,有助于提高服务效率和百姓的获得感。

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出现减少了人们的线下交流,一些传统的服务方式无法发挥作用,线上服务形式蓬勃发展,群众的接受程度在此期间也得到很大的提升,现代性营养健康服务成为必然趋势。

全民健康要共建共享

如今我国居民营养状况可谓喜忧参半。

  • 喜的方面是整个居民营养不足的问题得到了持续改善,居民对于健康的关注程度在不断提高,重大慢病的过早死亡率在下降。
  • 但同时,危害健康的因素依然十分常见,身体活动不足、吸烟饮酒、不健康膳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处于较高的流行水平。

为此,健康中国提出了全民健康共建共享的主题,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基本路径,共建共享就是希望发挥政府、社会以及个人家庭三个层面的作用。

近年来,相关部门围绕营养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标准为核心开展一系列的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食品营养处处长徐娇介绍:“我们围绕最严谨的标准为核心,制订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办法,优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审评工作专家组工作机制和流程,优化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备案程序,做到信息公开,向全国民众提供相关的咨询,以求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好服务。”

“个人观念和习惯的改变,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媒体的宣传科普能够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健康报社副总编辑杨秋兰表示,国民营养计划当中提到坚持共建共享,发挥政府、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多方面的作用,媒体作为一份子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计划中也明确提出要提升营养健康科普信息供给和传播能力,在这方面我们义不容辞。

作为企业方,拜耳健康消费品中国区总经理何勇表示,首先我们要做好本职工作,在产品研发创新上做足功夫,提供给消费者更接地气的营养产品,提升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2019年开始,拜耳公司专门成立了中国消费者的研发中心,同时与国内研发机构和企业,包括大学和从事健康产业的领先企业,创新开发针对中国消费者膳食结构的健康产品,从母婴健康到消化道健康等多个领域,提升消费者的营养素质和营养水平。

营养是门科学,但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方面的知识和科学储备是不足的,大家常常忽视营养和慢病之间的紧密关系。对于消费者进行营养科普教育,企业有不可或缺的责任。

企业每天要面对成千上万,甚至上亿的消费者人群,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督促消费者,普及营养知识,提升消费者的健康素养。拜耳愿与各方联合,在营养师的培养、健康宣传教育等方面投入更多资源,何勇表示:“我相信最终通过全社会努力,达成让所有消费者每天营养多一点,践行企业赋能健康每一天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