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不动,越睡越晚,意味着睡眠出问题?

文 / 科技日报
2020-03-22 00:30

◎ 陈曦

“护最猛的肤,喝最浓的茶,用最多的生发液,熬最晚的夜。”今天(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睡眠日的主题是“动静之间,健康睡眠”。而疫情当下,很多人宅在家里,越睡越晚,这意味着睡眠出了问题吗?

本月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人睡眠白皮书》显示,疫情期间全国居民平均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但以前90%的人集中在20至24点就寝,因疫情宅家后,凌晨后就寝人数超过50%。

各种研究都指向,长期熬夜的人(因为睡眠不规律)身体会出现多种健康问题,甚至罹患癌症的风险升高。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安定医院)副院长徐广明对此表示,睡眠最重要的是规律,每天节律一致,且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长。如果保证了足够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也足够好的话,几点睡,几点起床,其实并没那么重要。但如果熬夜且睡眠不规律,导致生物钟出现紊乱,那就需要尽快调整了。

具体到大众睡眠问题,较为凸显的是睡眠-觉醒障碍与失眠。以最新获悉的天津数据为例,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天津市安定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对本市18岁及以上人群进行的精神卫生调查显示,居民中睡眠-觉醒障碍的现患率为5.34%,女性高于男性(女性为6.25%,男性为4.24%);失眠障碍现患率为5.29%,同样女性高于男性(女性为6.22%,男性为4.20%)。其中失眠障碍的患病率在不同年龄段之间有着显著差异,年龄越大失眠障碍的患病率越高,18-44岁人群为3.12%,44-59岁人群为6.55%,60岁及以上人群为9.94%。

徐广明教授解释说,正常成人的睡眠时长通常在7-8小时左右,夜间入睡白天醒来,形成睡眠-觉醒节律。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是指睡眠-觉醒节律与常规不符而引起的睡眠紊乱,常见原因有生活节律失常和心理压力过大。疫情期间如果睡眠不规律,抑或心理压力大,都有可能导致其出现。

众所周知失眠是入睡困难、中途易醒或早醒,徐广明教授说,轻微或偶发性的短期失眠,对工作或学业并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如果是短期失眠,往往可以找到相关的诱发因素,去除诱因就能让睡眠恢复正常了,慢性失眠则需要进行规范性治疗。“短期失眠症一部分患者会转为慢性失眠症,这也是我们建议短期失眠症患者也要积极进行治疗的原因。”

不管是哪种睡眠问题,适量运动都于改善有帮助。徐广明教授说,经常参加运动者比不运动者入睡快、睡得深、睡眠时间长,白天也很少有疲劳感。但这指的是白天运动,如果临睡前才开始运动,则会使大脑兴奋,导致睡眠效果不佳。此外过量运动也会使睡眠质量下降。

审核:管晶晶

终审: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