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不好的失眠竟与致命的脑病有关!这些危险征兆,你中了几个?
脑小血管病
脑小血管病,是一类多种病因导致的直径50-400um的脑小动脉、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受累的病理过程。一旦脑小血管出了问题,会引起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损害、腔隙、脑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微梗死和脑萎缩等多种疾病。但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都将它们视为自然衰老的迹象。
微脑梗
微脑梗是由一种隐匿的血管疾病引起的,这种疾病在早期没有明确的症状,它会逐步出现,包括睡眠的问题,反应迟钝,注意力不能集中等早期的征象,但是这些征象容易被忽略。
这种疾病只要早期发现,早期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干预,有可能可逆,甚至完全可以不出现症状。
小血管引发大麻烦
人体血流从心脏进入大脑以后,先进入大血管,最后进入像头发丝一样的无数的小血管,这些小血管的直径只有50—400微米,这些小血管一旦出现病变,通过它供应脑组织的血流就下降了,脑组织会出现营养不良,引发一系列问题。
脑区不同部位出现小血管的问题,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比如运动区出现小血管的问题,就会出现肢体行走运动缓慢,行走步态出现问题;如果额叶出现小血管病变,情绪情感就会出现问题,怀疑别人要害他,出现多疑的表现。
这种小血管的病变在未来会发生大血管大中风的最有力的一个预警因素。临床上可以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也就是小的中风;脑白质变性,脑组织出现营养不良;腔隙,脑微出血,这种出血普通影像学检查发现不了。
上图中黑色的点都是微出血,这是广泛的小血管破裂造成的,随着血压的而变化,血管的老化,在不同的部位逐步出血。这些有微出血的病人一旦出现严重的血压波动或高血压不重视或情绪过分激动等就有可能发生严重的脑出血。
小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很高,有2/3的65岁以上的老人或多或少存在着这种小血管病变。
致命脑病的症状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脑小血管疾病易忽略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过早觉醒和醒后无恢复感等。睡眠障碍不仅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长期睡眠障碍还可使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和分析能力下降或丧失。
【注意】如果您年龄在65岁以上,有三高等慢性病,出现怎样治疗也没有好转的睡眠障碍,则要引起注意了。
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小测试
第一题:复述绕口令:门口吊刀刀倒吊着。
第二题:观察下图中图形5秒,画出来
第三题:念出下图中字的颜色
小血管病变是逐步丧失高级功能,高级功能的整合能力是越来越差。
走路不能走直线,步态异常
运动协调能力测试
按照地上的脚印走路。
步态包括几个关键数据
1)步距,一般10到15公分,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出现问题
2)步长,每走一步路跨出去的长度,一般是110到160公分,过长过短都不好,小血管病变引起的常常是步态很小,小碎步。
头鸣引起睡不着觉
脑子里面常常有杂音,像知了叫、开火车、汽笛声等引起患者十分难受,会导致患者整夜睡不着觉,甚至连续几周一直睡不着。
静脉回流受阻
静脉回流受阻可能会出现的症状
睡眠障碍是在颈静脉回流不良中比较常见的,颈静脉常常伴发着一些植物神经和迷走神经,颈静脉受阻后会对植物神经造成一些影响,引起睡眠问题。
眼胀和视物变形是海绵窦回流受阻。
头沉头胀和整个大脑的循环有关。
头鸣是颈静脉回流不良第一主诉症状,很多异常的静脉丛,枕窦出现静脉丛后会有一些异常的杂音。
头晕头痛是因为血管回流不好,血液淤积,产生血管收缩的异常。
颈部不适是因为颈静脉回流不良后,颈部椎静脉丛会出现大量的曲张血管,会有颈部僵硬不适的感觉。
【专家提示】
如果您有认知功能障碍,情绪突然改变、出现尿急、尿失禁,步态异常,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说明您可能出现脑小血管病变了;
如果您出现持续头鸣、头痛、头沉、头晕、眼胀、视物不清、视物变形、颈部不适、睡眠障碍等问题,可能是脑静脉回流不良导致的,要尽早去医院检查。
神奇因子特殊治疗
由于管径较小,脑小血管目前无精确的检查手段,只可根据其所致病变在头颅核磁共振和经颅多普勒超声的表现进行间接检查。所以目前对于脑小血管病变的诊治关键在于预防。
专家告诉我们,保护因子就是抗缺血因子,抗缺血因子可以通过锻炼得到提升。
运动
大量研究表明,每天有规律的一定运动量的锻炼能够让人体产生抵抗缺血缺氧的物。大量的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有规律的且每天有足够运动量的病人发生卒中的比例有下降,发生卒中后脑梗的体积也会缩小。
这种运动可以是打太极拳、游泳、一定运动量的散步(10分钟走1公里,每天走50—60分钟,一周不小于5次)等,让心跳的速度超过100次,产生有效的保护运动。
饮食
一旦缺乏叶酸和B族维生素,会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导致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小血管的改变引发睡眠问题。
酵母里维生素种类是最全面的,酸奶里含有丰富的酵母,每天喝两次酸奶对改变肠道菌群非常有益,一些用酵母发酵的馒头面包也可以适当吃一些,多吃鱼类虾类的食物,适当补充一些肉。
远隔缺血适应训练
除了运动和饮食,吉院长和研究团队经过10余年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研发了远隔缺血适应训练仪,并取得了国家专利,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的原理
通过对上臂等远隔器官进行反复、多次的压迫与释放,实现局部组织的缺血与再灌注刺激,从而激活机体自身内源性抗缺血的保护机制,诱导机体产生缺血、缺氧保护物质,在释放袖带压力恢复上臂血流时,产生的保护物质归巢到缺血受损器官,如心脏、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
在家就能操作的训练方法
患者也可以在家用水银式血压计激活这种保护因子。
【具体操作步骤】
1. 袖带绑在平时测血压的位置;
2. 管对着肘正中,袖带在肘正中上面1厘米的位置,可以放进去一个手指头的松紧度就可以;
3. 把压力打到你基础血压之上的40毫米汞柱就能达到阻断血流的目的(一般水银血压计的水柱打到180或200,打的速度要快)
4. 压力打到180毫米汞柱,持续5分钟的时间,一定要桡动脉没有血流,完全阻断;
5. 再把气囊打开,休息三五分钟,这样算一个循环;
6. 每次做5个循环,一天做2次。
注意要点
1)一定要达到阻断上肢动脉才能产生所需的保护因子。
2)刚开始可以持续3分钟,慢慢耐受以后持续到5分钟。
3)餐前一般没有固定时间或用餐一小时之后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