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做完手术,医生就“残忍”地将她赶下病床!
“我不要!”
“不行啊,你必须得下来!”
一位女患者做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躺在床上,手上还在输着液体,她的主管医生就一直要把她“赶下”病床。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很多朋友可能觉得这个医生好“残忍”,为什么不能让病人,躺在床上好好休息那?
其实,恰恰相反,医生并不是“粗暴”和“残忍”,而是为了患者更好的恢复,为了减少术后的并发症。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术后由于切口的疼痛,患者体质相对较正常时虚弱,体力不足等原因,很多术后的患者不愿意下床活动、甚至连翻身都不愿意,喜欢一直平躺着不动,其实这样并不好。这里就普外科疾病来说,下床活动的好处。
1、促进刀口的愈合
很多病人朋友是担心活动,会不会让刀口裂开或者出血,总觉得缝合的切口不结实,似乎跟订书机订住几层纸一样,这是一种误解。其实,手术结束,在缝合切口的时候,医生都会遵守缝合技术规范,该缝合那一层,使用什么种类的缝线等等,都是有标准的。一般的活动,除非是特别暴力的动作,或者剧烈咳嗽等,一般是不会裂开的。而且早期下床活动还使伤口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可以促进切口的愈合。
2、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
很多朋友,平常如果在人前放屁,会觉得非常的不好意思,但是,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的病人,手术医生都会非常热情的问你:“放屁了没有?排气排大便了没有?” ,听到肯定的回答时,医生会非常高兴,因为这些意味着肠功能的恢复,病人即可以开始进食了。而胃肠手术后病人能够进食则是恢复良好的重要标志。而早期下地活动有功于胃肠功能的恢复。
3、减少下肢静脉栓塞
可能平常朋友们会听到一些新闻,说的是某某老人,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恢复很好,准备出院了,结果刚走两步,就突然胸闷、气喘,很快呼吸、心跳停止死亡了。这种情况,医生措手不及、家属难以理解。其实,这就是由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后顺着大血管,最后堵塞了肺部大血管,引起了肺栓塞,患者呼吸功能衰竭,肺栓塞死亡率很高。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跟术后长期不下床活动,就有一定的关系。很多老人合并高血脂,术后体内血液粘稠,血流速度慢,就很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桂塞。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拴子脱落就会导至肺梗塞、肠梗塞等的危险。而早期下床活动,可以加快下肢血管的血流速度,就可以明显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肺栓塞并发症,生孩子的孕妇也会出现。
4、防止肺部感染
术后由于疼痛,病人多不愿意咳嗽,再加上一直平躺,呼吸道内分泌物不容易排出,时间长了就会发生感染、发热,咳脓痰等,即所谓“坠积性肺炎”。早期下床活动,能使呼吸幅度加深,站立位比卧位,痰也容易咳出,对于肺部感染的发生有极大的好处。
5、预防肠粘连
术后肠粘连是医生非常重视的并发症,严重的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腹部手术后,肠管表面变得粗糙和水肿,加上炎症的刺激,很容易发生互相粘连,造成手术后腹痛、腹胀甚至肠梗阻。早期下床活动,由于体位的变动,使肠管的蠕动加强,可以减少严重肠粘连的发生。
普外科经常会收治到做过腹部手术的患者,并发肠梗阻再次入院,严重者发生肠梗阻,甚至需要再次手术。不是只有大手术才容易发生肠粘连,就是再小的腹部手术,都有可能发生肠粘连。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所以说,医生“赶你”下床,完全是为了你好,为了自己更好的恢复,和减轻术后并发症,你有时候需要坚强一些。当然,如果你的疾病或者状况不适合下床,那么医生也会告知你如何在床上活动。
总之,配合好医生,你一定可以早日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