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提醒:不想胃病拖成癌,这些恶习要马上放弃
三年前,60岁的陈阿姨因为食欲下降、胃不舒服到医院检查,结果被查出萎缩性胃炎伴中度不典型增生,医生根据陈阿姨的胃镜报告,嘱咐她6个月后复查。但是陈阿姨因为需要回老家带孙子,没时间,加上心疼钱,并没有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复查,只是在村里诊所拿了些药吃。
结果上周,陈阿姨腹胀厉害,吃不下饭、恶心,才又到市医院检查。然而这一次,结果却没那么幸运,报告显示,陈阿姨胃炎已经癌变,而且已处于中期,预后效果无法保证。
萎缩性胃炎发病率增加
临床上,萎缩性胃炎是胃炎的一种类型,它的病理表现是,胃壁最内层的黏膜,因为长时间的炎症损伤,使得黏膜周围固有的腺体在减少,或者是被肠化生腺体所取代了。萎缩性胃炎通常是由浅表性胃炎发病而来。
我国通过内镜检查确诊的萎缩性胃炎发病率为17.7%,病理检查的确诊发病率是25.8%。而且相关统计显示,年龄越大,发病率也就越高。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中老年群体胃粘膜的退行性改变,属于一种半生理现象。
临床上,萎缩性胃炎的发病进展,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胃癌的前奏曲,那么萎缩性胃炎真的会进展成为癌症吗?
萎缩性胃炎是否一定会癌变?
首先,萎缩性胃炎病情的进展程度是不同的,有轻症的患者,也有重症的患者。整体来看,每年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是0.1%,肠化生的癌变率是0.25%。
萎缩性胃炎的癌变风险,跟发病的部位有关。比如胃窦部的萎缩或者是肠化生,癌变的风险相对较低。而胃体和胃底部位的病变,如果发展到严重的程度,那么癌变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临床上,萎缩性胃炎发展成为胃癌,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有的医生对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长达五年的随访,发展成为胃癌的几率不超过5%。
所以,即便是被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也不见得就一定会癌变,还要看病情的程度以及发病位置,同时,下一步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于疾病是否会继续进展也很重要。
十人九胃病,这些坏习惯最好改
俗话说十人九胃病,说的就是胃病的发病概率相对较大,而导致胃病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嗜酸性的微生物,能够在胃部强酸的环境下存活,有报道指出国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为59%,也就是说我国有一半以上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有的患者感染之后会出现浅表性胃炎的症状,但是有的患者只携带病菌却不会发病。前者出现发病症状的患者,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根除措施。如果是没有发病的群体,可以进行定期的监测,不一定非要进行根除性治疗。
此外,幽门螺杆菌容易通过口-口以及粪-口传播的,所以日常生活中,在外就餐一定要使用公筷,上完厕所要洗手。家里如果有幽门螺杆菌的携带者,要避免交叉感染,同时也要避免嘴对嘴给孩子喂饭。
·饮食不节制
现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饮食不节制的人也显著增加。辛辣食物、烧烤、碳酸饮料,这些刺激性的食物或者饮品对人体的消化系统都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曾经有报道说一名年轻的女子连续几个月吃麻辣火锅,最终患上了肠癌。胃部本来就承担了消化食物的负担,它的工作量本来就很大了,如果经常吃刺激性和重口味的食物,那无疑是在给胃部增加工作量,最终会导致病变的发生。学会忌口,吃得清淡一些,降低对胃部的刺激,才能避免疾病的发生。
·生活不规律
现代社会结构发生了本质变化,比如智能手机让熬夜的人增多,进一步也使得夜里饮食吃饭的群体增多了,但这会额外增加胃部的负担。此外,因为各种因素熬夜的群体,其作息不但颠倒了,而且饮食上也无规律可循。
胃部的运作规律被打乱了,严重干扰其消化功能,最终会产生消化功能减弱并演化成为疾病。
·精神紧张
当人疲劳、工作压力过大时,容易导致肠胃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炎等,而严重的胃溃疡是胃部肿瘤的癌前病变。所以生活中要学会调整心态,避免精神的长期紧张或压力过大。
·药物因素
药物引起的胃病被称为药源性胃病,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出现疼痛、反酸以及食欲下降等情况,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胃出血。
伤胃的药物很多,比如阿司匹林、板蓝根、利血平、黄连等。日常生活中,在患病吃药的时候,一定要事前了解该药对胃部是否有刺激,尽量避开那些刺激性大的药物。
此外,配合胃粘膜保护剂的药物一起使用,避免空腹吃药,也能降低这类药物对胃部的伤害。
·环境变化
秋天是胃肠疾病的高发期,这是因为秋天大气压力的改变,使得一些原本就有胃病的患者,人体各个器官的工作效率降低,从而导致胃炎等疾病加重或者复发。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食物供应充足而且种类丰富,如果膳食结构不合理,会增加肠胃疾病的发病风险。
再者,秋天植物凋零腐败会释放更多的霉菌,这会影响到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紧密相连,如果免疫系统的平衡被打破,消化系统的健康也会受到威胁和干扰。所以在秋季来临的时候,要避免饮食无节制,同时也要注意生活的健康规律,保证免疫力不会出现低下的症状。
警惕胃病转癌
胃病的发作是递进式的,比如正常人都曾出现过胃酸、胃胀、胃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只要过一段时间症状就会自行消失,这种情况是功能性的,通常只要注意饮食的调整就没事了。
但是胃部如果出现炎症的问题,那么腹胀、反胃、腹痛、打嗝等现象就会频繁的发生,有些胃病患者,发病的时间甚至是相对固定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拉长,胃病患者通常会伴随消化不良以及食欲下降等情况。
而从胃病演化成为胃癌,身体也会有一些显著的症状表现:
·出现明显的身体消瘦以及贫血,有的患者会出现无恶心的呕吐,而且会顽固性发作。
·上腹部有饱胀感,而且触摸能够感到有包块,需要警惕胃部存在肿瘤。
·胃炎患者的疼痛是相对规律的,如果患者出现持续性或者无规律的疼痛,则需要提高警惕。
·患者有黑便出现,这可能是胃部肿瘤浸润导致出血。
所以不难看出,从胃炎疾病转化成为胃癌,身体症状的改变还是相对清晰的。对于有慢性胃炎的患者来说,除了日常的饮食要注意之外,还要加强定期的筛查,而胃镜是检查胃部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胃镜的重要性
胃镜是可以发现癌前病变以及确诊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慢性胃病的群体、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以及其他高危群体,需要每年检查一次胃镜。健康群体在45岁之后,可以每隔两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对于有胃部疾病的患者,如果发现疾病在持续进展,并且出现了癌变的高危倾向,还应该进一步加大检测的频率。比如重度的萎缩性胃炎或者是肠化生患者,半年左右就得做一次胃镜的检查。这对于提前发现早期癌变的倾向,从而尽早采取治疗措施有很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在韩国,国家对年龄40岁以上的人群提供2年1次的胃镜或钡餐造影筛查,早期胃癌发现率提高了72.3%。
总的来说,作为人体的消化器官,胃部的健康承载着身体的整体健康。提前做好对胃部的呵护,减少在饮食和生活方面对其的不良伤害,就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其健康运转。
参考资料:
[1]《一家三癌:胃镜检查很重要》.健康时报.2019-11-1.
[2]《胃肠病为何总与秋天有“不解之缘”?》.北京日报.2018-9-2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