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早起、健身、节食,真的不是自律
“栩先生”。
栩先生是职场技能领域“最具价值微信公众号TOP10”。你可能很关心的一些话题,他都写过知乎超万赞的干货。例如:
·《大学毕业是去大城市好还是回小城市好?》
·《坚持跑步到底有哪些改变?》
·《工作多年才会懂的职场生存道理》
他写的《如果格局决定了人生,那到底什么决定了格局》,全网阅读超千万,影响了无数人对原生家庭和自我教育的思考。扫码关注栩先生后回复“知乎万赞”可获取以上文章。
栩先生不仅写成长干货,同时还阅读大量的历史,尤其擅长写毛主席的成长故事,严谨求实,引用大量史料,内容生动有趣,每一篇都是十万+,被很多网友称为“微信上最会写毛泽东的人”。
比如:
《年轻时候的毛泽东,从来不焦虑》(有道云笔记全网周收藏第一)
《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思想深度却远高于常人?》(全网转载数百次)
《北漂毛泽东:在逆境中崛起》(全网转载数百次)
这些文章创造性地将个人成长干货与历史人物相结合,看完既了解了历史又能得到启发(关注后回复“毛泽东”可获取相关文章)。
他写热点,总有独到的思考,让人关注到背后更深的东西。比如:
《疫情之下,一个武汉人的真实生存日记》
他的文章很真诚——这是这个时代很难得的一种品质。
所以很多读者都亲切地称呼他“学长”。
如果你希望读有用、真诚的文章,推荐关注:栩先生。
长按扫码还有惊喜喔
别被明星们的自律给骗了
最近,大S又火了。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她和范晓萱闲聊说到体重问题时。
自曝为了在不同类型的场合最好的状态,会调整相应最佳的体重来,甚至可以精确到0.1公斤。
而在节目中,她也展示出了非常良好的身材。
这个节目出来后,不出意料的,又有一大批文章去开始去研究大S是如何“自律”的。
这让我不禁想起,47岁的“大妈”闫妮,从去年底到今年,已经霸占了整整半年的各大自媒体的头条。
这些自媒体文章的内容都惊人一致。
先放一张闫妮的大长腿(比如像下面这张):
然后强调一下闫妮48岁的“高龄”,最后感叹下:她之所以能做到现在这样让人惊艳,就是因为自律!
言下之意,闫妮都快年过半百了,还能通过减肥、健身等,保持这样的身材,你上你也行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类似这样吹捧明星自律的文章突然开始在朋友圈刷的铺天盖地。
标题大部分也都是一个风格:
XXX(明星)逆天长腿/腹肌/体重上热搜:你有多自律就有多优秀/你所知道的自律99%都是错的。
我不完全统计了下,类似的所谓“明星自律”的典型,至少包括了:
统计一圈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几乎所有吹捧明星“自律”的文章,关注的点和拿得出手的证据,都是某个身体部位呢?
体重、腹肌、腰、腿、臀、胸……除了这些,还能有什么?
凡事就怕细琢磨。
说白了,那些铺天盖地的所谓“明星自律”,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
你身材保持的好,就是自律。你身材不行,就是不自律。
但少有人去思考,自律难道就是这么简单这么肤浅的健身,保持好身材?
很多科研人员通宵达旦地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长期伏案写作,可能不修边幅,可能身材走样,这种严格的学习和研究难道就不是自律了吗?
刚刚结束高考的学生们,在过去的一年里夜以继日复习考试,一刻也不敢耽误,一点也不敢分心,再难再累也要坚持下去,这就不是自律了吗?
其实,那些明星们之所以要把保持颜值和身材放在那么重要的位置,能够那么“自律”的控制体重和饮食。
是因为,那就是他们吃饭的本钱哪!
怎么没有听说过他们在学习和读书上如何自律了呢?
2
别为了自律而自律
明星们再健身,再保持良好身材,本质里,都和你的自律没有任何关系。
大家之所以会去吹捧这样的自律,除了天然的“明星光环”外,还在于这样的自律是外在的、显性的,效果非常明显。
同样是自律,健身和体重这种东西,坚持一天就有一天的变化,而每天坚持读书,很可能真正的影响要数年后才会产生。
但盲目的吹捧或者模仿他们的这种“自律”,既不符合实际,也很难长久。
这就像是考试抄别人的答案。
我们抄了学霸的答案,在一次考试里可能会有明显的“进步”,但因为不知道解题的思路,迟早会被打回原形。
我们去简单复制这种明星的“自律模式”,很可能短时间内有激励效果,产生一些变化。
但时间长了,你很可能就坚持不下去了。
因为,你所看到的明星“自律”,都是他们的表象。
透过这些表象去看本质。
自律的背后,其实是两样东西,一样叫动机,一样叫目标。
动机解决“why”的问题,目标解决“how”的问题。
也就是,你为什么要自律,怎么才算是你的自律?
对明星而言,颜值、身材、体重,这就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他们在舞台上赢得关注、欢呼和赞赏的本钱。
他们身材好、颜值高,就可以上热搜,可以走秀,可以赚钱,名利双收。
这才是他们的“自律”里,最底层最基本的动机。
而要达成这个效果,当然要坚持健身、瑜伽,甚至是变态般的饮食甚至药物控制。
这和你如果高考成功,就能够进985/211,享受更好教育、将来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所以才要“悬梁刺股”、“卧薪尝胆”般自律苦学一样。
自律永远不是为了自律而自律,动机和目标才是支撑你长久坚持下去的根本原因。
你如果想要自律,你的动机和目标又在哪里呢?
有效保持自律的10种方法
25%的自律计划会在立誓之后15 周左右落空, 尤其是吸烟和其它成瘾行为的自我改变誓言最难信守。
接近25%的下决心者在第一周的后期就放弃了誓言, 尽管他们当初是计划坚持半年以上的。
有很多人特别喜欢选择一个诸如新年伊始的特殊时间, 以立新年誓言的形式开始自我改变,内容大多是关于克服不良习惯、重塑健康行为。
但其中有60%的人会在下一年立同一个誓言。
不信,我们可以追问下自己:2019年已经过半,那些年底年初定的计划,完成的怎么样了?
在公众号和知乎上,也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想要做一件事情,总是坚持不下去,怎么样才能做到自律。
在我看来,所有不知道如何才能自律,也坚持不了自律的问题,背后原因都是动机和目标。
你找不到支撑你要自律的动机,当然坚持不了多久。
你没有为你的自律定下目标,当然不知道如何才能自律。
总之,就是既不甘心又不想动,听天由命,得过且过。
之前,我曾经花了很多时间,用了穷举法,把我觉得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底层动机,一一罗列出来,再删繁就简。
第一种:内心深处的极度渴望
我们能为改变付出多大的努力,最终就是取决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有多强烈。
每当自己懈怠的时候,不妨刻意留出一个时间来问问自己:
我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为了这种想要,我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
说白了,就是要为你的自律,找到一个像呼吸需要空气那么清晰的目标。
渴望有多强烈,奋进的力量就有多么强大。
第二种:强烈的情绪爆发
强烈的情绪,是最能激发人深层次动力的东西了。
一场透彻心扉的悲痛,一次怒发冲冠的愤怒,或者一次热泪盈眶的感动,一夜无眠的焦虑……
在强烈的情绪刺激下,你总能爆发出极其强烈的自律的动力。
第三种:郑重其事的仪式感
比如前面提到的很多人喜欢新年立誓。
就是用虔诚的态度去为自己的每一次自律,设计一种充满仪式感的场景。
把自我改变这件事,变成一件神圣的事情。
第四种:有特殊意义的人、物、事
这是深刻在记忆中的最有用的一种方式。
《人民的名义》里,悲剧人物祁同伟最后之所以要去孤鹰岭,也是因为那个地方对他而言有最为特别的意义。
那是他一生光荣和梦想从开始到结束的地方。
如果你觉得人生里还没有这样有特殊意义的东西,就继续去寻找。
在旅途中、在经历中,去和一个人,一个场景,一个地方,建立起独特的意义联系。
这样,每当你想到这个人,回想起这个场景,或者重新回到这个地方,就能从心底涌起无限的冲动。
第五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担当
在所有“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里,都能发现曾经的浪荡子弟找到了自己责任,也明白了自己应该做什么。
如果责任和义务把你放在了一个无法逃避的位置上,当你真的成为家庭和身边人的唯一依靠时。
别说自律了,什么样的付出都可能做出。
第六种:异乎寻常的大震撼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当你真正在生活中经历了一次足以颠覆你过往认知的大震撼后,就很难沉浸在过去的状态中了。
这种震撼可以是由一次经历引起,也可以是一首歌,一本书,一部电影,一张照片,或者别人说的一段话,见到某人正在做的某件事。
心灵的震撼下,你就可能迸发强烈的动力。
第七种:倒逼、激励和反馈
人在努力奋进的时候,是需要反馈的。
不管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现实可以逼着你去自律,金钱也可以激励你像打了鸡血。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明星自律一样。
找一个奋发向上的人作为同路人,就很容易在TA的影响(正面激励、反面倒逼)下,成为一个勇于作出改变的人。
因为,你不想让这个你信任和在乎的人,感到失望。
第八种:负能量
负能量也是能量,最典型的是耻感。
侮辱与误解,有时候反而会激发一个人强大的斗志。
很多人之所以突然转了性,靠的不是自尊心。
而是自尊心受损之后产生的负能量。
恩,那句狠话怎么说的。
“今天你们看我不起,明天让你们高攀不起。”
第九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兴趣
之所以把这条放在这个位置。
是因为,这几乎是最正确的废话了。
我们都知道,你最热爱、最喜欢的东西,当然可以激发你为之努力、为之改变的动力。
问题在于,长大以后的我们已经很难再由着自己的喜欢和兴趣去做事了。
但只要你的内心里还没有放弃这种喜欢和兴趣,它就可能不断地在你的心底制造一股股冲动。
要学会善于利用这种冲动,用自己的努力行动,为今后能从事喜爱的事情而付出。
第十种:思维体系的整合
最后一条是最高级,但也是最难的。
当你从痛苦、反思中,一点一点地去反复分析过去各式各样、乱七八糟的想法,探寻源头,去努力将它们融会贯通,搭建一个全新的思维框架。
就会发现思想上的整合,会带来你对这个世界、对自己、对他人认知的全新改变。
永远要记住,思想是行为的先导。
解决了思想上的问题,建立了自己的独特思维体系,行动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4
自律不是自虐,更不是自我折磨
刚才我罗列了那些能帮助我们坚持长期自律的“底层动机”。
大家可以一条一条去对应找找,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到和自己相适应的动机。
但所有上面的这些动机,可能都比不上一条。
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和更好的生活。
所以,所有的自律,都应该是为了这个“更好的自己”和“更好的生活”服务。
这才应该是超越一切动机与目标的“终极目的”。
我之前在知乎上看到有人提问:
“我发高烧,还坚持去健身房锻炼,差点挂了,请问我是自律吗?”
我的答案只有两个字:有病。
我一直觉得,自律不是自虐,更不是自我折磨,让自己痛苦。
我们不是苦行僧,不是为了追求什么往生极乐,而是为了此生的安宁幸福。
所以,一定要为了自己的自律去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的。
你的自律到底是为了什么?
就像我当年写书的时候,每天都要坚持在十多个小时的工作后,仍然打开电脑,敲下几百上千个字,支撑我这样坚持下去的目标只有一个:出书。
村上春树也是一个极度自律的人,他的所有自律都是为了写书,就算是坚持跑步,一开始也是为了保证创作的基本体力和精力。
你找不到自己的目标,自律很容易沦为浮于表面、晒于朋友圈的一场“作秀”。
但当你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为了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很多看似不自律的事情相反反而是自律的表现。
比如,平常我们强调,坚持早睡是一种自律。
但你如果定下了考研的目标,那么每天坚持复习看书到十二点以后,反而是一种自律。
一个很成功的自媒体作家在读者留言夸他自律时回复道:
我的工作毫无规划,我的日程安排稀里糊涂,我的兴趣转移也很快,我的生活作息一团糟糕,我买了健身卡一次都没去。只是我认准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死死的磕。
这就是因为,他已经成功地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律节奏”。
什么时候该拼命,什么时候该放松,张弛有度。
这才是自律的更高境界。
不要被那些无脑吹捧“自律”的文章带乱了自己的节奏。
一定要找到你自己的动机,定下自己的目标。
所有的自律背后,都是自己的节奏。
5
自律最难的,永远是第一步
最后,多说一段。
当你想明白了自律的本质之后会发现,那些吹捧明星们自律的文章也并非完全没有帮助。
至少,他们可以在我们长期的颓废和纵容里,给我们一个警醒:人是可以自律的。
在我们想要放弃,想要得过且过的时候,给我们一点榜样的激励。
同时,他们也用这种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告诉了大家,自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你只要作出了行动,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效果。
自律最难的是哪一步?
第一步。
所以,就先从最简单的开始。
先从坚持了就能看到成效的健身或者减肥开始,可能会带给你更多坚持下去的自信。
但也请同时记住,没有任何自律会是你想象中的那么不费吹灰之力。
有些人之所以还没有开始行动,就是因为觉得,只要我稍为一努力,就能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形象。
从一个自我放纵、懒惰, 甚至是不负责任人, 变成一个自律、勤奋、有雄心、生活成功的人。
自律当然能够带来变化,但这种变化的效果绝不可能如此快速和明显。
在自律的过程中,你需要长时间的和你自己的惰性、欲望、拖延等等作斗争。
你需要持续不断地给自己注入坚持下去的力量。
每当我有所懈怠,想要松口气放纵自己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去看电影。
有些电影,不值得看3分钟,有些电影却值得看30遍。
比如《肖申克救赎》,《阿甘正传》。
《肖申克救赎》告诉我:
当一个人定下了一个远大的目标,并心无旁骛,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到最后。他的人生会发生多大的改变。
而《阿甘正传》则告诉我:
自律得自由,而失控的人生可能永远也得不到幸福。
电影里阿甘喜欢的女孩珍妮,玩摇滚,去西部流浪,吸毒,滥交……
通过放纵自己,来寻找她所期待的所谓“人生真谛”。
到了后来,却连自己都失去了。
而电影里的则阿甘永远一丝不苟,衣服,裤子,鞋带,帽子,甚至说话做事都是一板一眼。
看起来人生无目的,但内心却充实,宁静。
在电影的后半部分,珍妮放弃了寻找“自由”,而是脚踏实地的工作、生活。
虽然生活清苦,却反而获得了内心的富足。
西方的谚语说:
一个人征服世界并不伟大,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当你能够战胜自己,改变自我,就有了信心和意志的力量,就能保持永不懈怠、永不满足的状态,始终充满斗志和激情。
祝愿大家都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这样的节奏和状态。
——end——
栩先生在高效能工作学习和高质量人际关系方面,有很独到的见解。例如:
《毁掉一个年轻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忙忙忙》《如何提高说话技巧?我有九招实用秘笈》《为什么心机重的人,却比你过得好?》都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的高赞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