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械都是死肌肉?徒手就是练不大?

文 / SWH健身小伙伴
2020-02-12 16:13

大家好,这里是SWH健身小伙伴,我是小武。

一直关注着我的的小伙伴可能都知道,从去年3月份到现在,我做了也有近一年的健身内容分享了。

但这段时间我却发现有两个观念在健身圈内已经根深蒂固了:

练器械或者健身房练出来的肌肉都是“死肌肉”、“花瓶”中看不中用等等。

2.徒手所谓的“实用性”强,但徒手的负荷有限是不能增肌的,想增肌就得上器械、上重量,甚至于认为徒手都是瘦猴。

当然也有很多朋友心里都清楚这两种训练的区别,也都各取所长,但这种观念还是非常普遍的。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一下这两个问题。

练器械的都是“死肌肉”?

其实对于这一现象还好,一般有这种想法的都是一些“毛睿”,或者说根本不懂健身的朋友。

通常认为练器械的都是死肌肉的人,也会普遍认为蛋白粉喝出来的肌肉都是假的~

一般这种情况,只要有一定增肌训练经验,或者多少了解相关知识,就不会有这种可笑的想法了。

而且肌肉就是肌肉,根本没有什么活肌肉、死肌肉一说。难不成活肌肉还会唱歌跳舞?

力量训练主要可分为2种:1目标功能性训练,2.围度训练

而增肌的首要目标就是肌肉围度的刺激和生长。功能性的训练则更注重运动表现。

但就算单纯地练肌肉、相应的肌肉围度增加了,运动表现也肯定比键盘侠强不少。

我们健身也并不是为了什么所谓的实用性、所谓的强大去练的,而是为了自己的目标,为了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每个人的追求都不一样,你觉得肌肉要以体能为主,但人家就是单纯想要一副好身材、增加肌肉围度,人家本人都无所谓那些所谓的实用性,你为什么要双标呢?

请尊重每一个为自己目标而付出努力的人!

徒手就是练不大?

其实相对于上一点来说,认为徒手就是练不大的现象更为普遍。

当然,徒手的绝对增肌效果是肯定不如器械与负重的,因为只有压力的不断增加,才能持续获得增肌效果。

虽然肌肉含量的提升对于徒手训练本身是附加效果,因为徒手是更注重运动表现,动作技能类的练习。但这并不代表徒手不能增肌。

如果比较夸张的围度肯定是需要器械和更大的负重,但最起码比较强壮的身材,纯徒手训练是没有问题的。

首先对于增肌训练来说,肌肉的生长和刺激就认“压力”,无论你的压力是来自于器械还是徒手。只要你徒手能给足肌肉一定刺激,那就是能很好地增肌的。

徒手增肌与器械的本质区别: 徒手训练增肌效果如何,只有器械才能练大吗?

下图是我本人,纯徒手、没有负重过,2年时间增加了20斤左右瘦体重,效果不说特别好吧,围度也不算很大,但也不至于算差吧。

我最近根据很多人的经历和反应,思考了一段时间,发现了导致徒手都普遍较瘦的根本原因:练得太多,吃得又不够!

相信有很多一部分朋友确实是因为徒手练不大,而接触器械就练大了好多。

对肌肉更精准的刺激以及负荷更便捷的增加只是一部分原因。

一般情况下,很多徒手训练的朋友并不是很懂增肌,而且也只是单纯的锻炼,目标并不明确,且大多数的每次训练时间基本都在2小时+,甚至每天都长跑。这样的强度和训练容量显然不利于增肌

其次就是最关键的:不注重饮食(营养根本就不够肌肉生长)。最终限制了肌肉的增加,普遍很瘦却没啥增肌效果。

接触器械以后目标更明确了,就是增肌,因而了解相关知识以后,饮食也开始到位了

再加上有徒手训练的基础,器械刺激又更到位,肉量蹭蹭涨再平常不过了。

其实并不是徒手训练本身无法增肌的问题,而是个人的训练与饮食的执行方式问题。而且我增肌的那段时间训练与饮食的安排也还远远没那么到位。

说这些就是为了让大家更理性地看待某项运动,想增肌是更推荐负重训练,但不是全盘否定某项运动可以获得的成果,想比之下不同的运动只是针对性不同而已。

拓展阅读:

蛋白质都吃不够,还在控制碳水和脂肪?先了解一下蛋白质吧!

饮食须知:“碳水化合物”的基本常识

大家有什么问题和想法,记得下方评论哦

这里是:SWH健身小伙伴(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