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健身热背后的那些事

文 / 商丘日报
2019-07-18 14:26

街头健身热背后的那些事

每天早晚,都有不少人在京港绿地跳广场舞。

市民在街边公园利用健身器材晨练。

入暑以来,我市的气温一直居高不下,然而走在街头,人们总会发现很多不惧暑热的身影。他们或在夜晚的街道上奋力奔跑,或成群结队迈着整齐的步伐暴走几公里,或伴随音乐翩翩起舞……这些热火朝天的健身人群令整个城市充满了活力和朝气,也无形中彰显了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京港绿地广场舞队跳了二十年

近日晚,神火大道京港绿地。

劲爆的音乐响起,头发花白的退休干部张学法站在队伍第一排,跟着节奏流畅地摆臂、抬腿、扭腰……两支舞曲下来,他已经满头大汗。作为有20年舞龄的资深广场舞爱好者,广场舞已经成为张学法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原来有脂肪肝、高血压,现在都好了,每天跳一跳心情舒畅。”他笑着对记者介绍跳舞的好处。

在各种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广场舞因为简单易学,对场地、设备要求不高,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大型公园、街边绿地,甚至是街头空闲地,只要有一定的空间,都能发现市民自发组织的广场舞队伍。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集体齐舞的乐趣正是广场舞的吸引力所在。“锻炼是长寿秘诀,另外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要多参加集体活动,特别是退休之后,你不能闷在家里,得出来多参加集体活动。”张学法说。“我在这儿跳舞很多年了,跟大家都处成了朋友。这些年我的家越搬越远,但跳舞的地方一直没变。”广场舞爱好者杨杰说。

京港绿地的这支健身队伍在绿地建设之初便已经存在,如今已经有至少20年的历史。队伍最庞大时有400多人的规模,队长段建君也是我市最早参与、推广广场舞活动的人。

晚上7点半,段建君调试好音响设备。音乐一响,队员们自动站在固定位置舞动起来。早晚两个时段,一次至少一个小时,日积月累就能塑造日渐苗条的身材、灵活的关节和强壮的心肺功能。

和很多参加锻炼的市民一样,段建君也是人到中年身体出现健康问题后才开始这种有规律的定期锻炼。“我最早是在人民公园接触到的广场舞,后来青年路拆迁,就把活动地点挪到神火大道这里了,最早这一片啥都没有,连绿化都没有,我们就在一块空地上跳。”

京港绿地广场舞队不知不觉中见证了脚下这块绿地的变迁。从最早的一块土坪子,用竹竿挑灯泡照明,到如今的绿化、美化、亮化、公厕一应俱全。

随着我市近年来“百城提质”,打造“10分钟生活圈”,各种绿地公园星罗棋布,广场舞队伍也随之不断壮大。

在去年5月份开园的香君公园,一支小规模广场舞队伍已经活跃起来。“可以说哪里有公园空地,哪里就有广场舞,少则一二十人,多则几百人。”市广场舞协会负责人李亚丽告诉记者,“每到一个新地方,只要音乐一放,三五个人带头跳,慢慢人就多了,广场舞就是有这种魅力。”

记者从市体育局提供的一份统计数据发现:截至2018年10月,梁园区拥有晨晚锻炼点58个,睢阳区有78个,示范区有29个,也侧面印证了市民健身与城建进城密切相关。

多样化发展背后有推手

广场舞、交谊舞、健身操,目前是广场体育活动三大主力。另外,随着街边公园绿地的逐年增加,特别是一些专业体育场地的增加,篮球、足球、羽毛球、空竹、网球、轮滑等群众性体育运动也都开展起来。

在公园绿地,在街头小区,五颜六色的高低单杠、漫步机、拉伸架等随处可见。每天清晨,都有数量相当多的老年人利用这些户外健身设施进行拉伸、按摩等。

记者从市体育局群众体育科获悉,为了推广全民健身工程,我市在多功能运动场地、户外健身投放等方面已经完成省下拨的项目资金570万元。等到安装到位后,全市95%的社区都拥有体育健身设施。

在采访中,京港绿地广场舞队队长段建君告诉记者,过一段时间,她得将舞蹈队的操持工作交给姐妹们,自己将到郑州参加集中培训。加入市广场舞协会的舞蹈队每年都要进行必不可少的培训,最新的编舞、最炫的舞曲、最科学的健身方法、最新颖的健身道具,都可以通过培训获得,然后普及到每一个队员。目前我市有66家各种群众体育协会(俱乐部),今年上半年,我市依托体育单项协会,先后培训了市级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项目100余人、形体健身项目150余人,各县(区)相继举办三级培训班,发展社会体育员近300人。

场地之争凸显多元化需求

最近晚,在万达广场西门,踩着滑板的青少年聚在一起切磋技艺。轮滑、滑板等是近年来在我市方兴未艾的青少年运动。

魏宁是商丘轮滑协会会长、某青少年轮滑俱乐部教练,万达这块区域,正是他们租用来的。“我们最早是在白云绿地和商都广场做推广和开展训练,但那里的广场舞队伍太庞大,我们也争不过大妈们,很多时候只能放弃。”他坦言:“后来我们成立了协会,得到体育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经帮助我们协调、争取了几个固定训练场地。但是跟沿海地区相比,训练条件还是简陋。”

由于轮滑速度较快,地面又比较光滑,易发生跌倒或冲撞,一些公园管理方出于市民人身安全的考虑也不支持这种运动在自家管辖区域内开展。

为场地苦恼的不止轮滑项目。“争,怎么能不争?经常因为争地盘产生矛盾。”段建君坦言,“这种事情很难讲清道理,你说要讲个先来后到,人家说‘都是公家地面,凭啥只能你用?’”去年暑假期间,因为活动场地被某个音乐培训机构占据,她的几个队员和对方一班年轻人还闹到惊动派出所的地步。

在京港绿地这块面积不算大的公园里,就汇聚了广场舞、交谊舞、健身操三支队伍,音乐音量互相干扰或者活动区域不够,都会带来一定的小摩擦。另外,由于伴奏音量过大,很多健身队伍都曾经受到周边小区居民投诉。“一有投诉我们就把音量调小,每年高考期间我们还会停止锻炼,大家的文明意识在逐渐增加。”段建君告诉记者,“音乐相互干扰,我们就商量,都调小一点;人多站不下,我们就只能人挨人、手碰手地跳。”

记者探访了神火大道沿途几个公园,发现京港绿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健身项目多,人气旺盛,非常适宜锻炼。该公园从东向西依次是广场舞区、健身器材区、羽毛球场和小型足球场。西南角一小片未经硬化的松软地块,更是很多老年人锻炼和孩童玩耍的乐园,已经被市民锻炼的脚步踏得非常结实。

随着体育活动越来越生活化,对各种专业体育场地的需求越来越突出。不少市民认为,我市公园在建设和规划时,可以更够多考虑市民的多元化的健身需求,让这些公园的体育、健身元素再丰富一些,让市民对体育运动更亲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