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训练智慧一:肌肉形体练得好坏,天赋说了算
我们增肌训练,多数人关注训练动作、训练方法,或者饮食补剂,但是很少有人关注一点,那就是不同的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我们看脸,每个人长得都不一样,甚至差异很大。我们每个人的身材,高矮胖瘦都不一样,但是人们容易觉得,人与人之间就只有这些外在的差异,身体里面都一样,实际上当然不是这样。
我们的身体里面,每个人的生理生化也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反映到体育运动能力上去,通俗地讲,其实就是有天赋和没天赋的差别。
具体到增肌,很多人觉得,这个人练得好,形体大,那一定是训练方法对头,或者营养做的好。那个人练的不好,肯定是不会练,其实并不是这样。营养知识的缺乏确实是需要去补充学习,但是请看下文!
同样的训练方法,同样的营养,不同的个体,练出来的视觉效果也是不一样的,甚至差异很大,尤其在中高阶训练者这里看的更明显。这也就是增肌训练很多学术问题到现在仍然有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个体差异的问题,有时候实验很难做,特别大的样本不现实,成本高难度大。样本少了,因为个体差异的问题,实验又往往做不出什么结果来。比如找十几个人,做同样的训练,即便实验控制做的不错,但最后训练结果往往还是什么样的都有。
所以,练肌肉,练的好坏,跟个人天赋关系非常大。
我举个例子:
比如每个人先天的肌纤维的数量就都不一样。虽然关于成年人肌纤维数量能否增加目前还有一些争议,不过主流观点仍然认为肌纤维的数量在成年后不能显著增加。
【上图为肌纤维的概念图】
也就是说,训练只能让肌纤维变粗,不能让肌纤维增加。
于是先天的肌纤维的数量,就成了较大程度决定了一个人肌肉增大潜力的重要因素。
在有一项数据中,研究了没有训练的普通人,和训练至少6年的健美运动员肱二头肌肌纤维的数量。结果如下:
首先发现,在二头肌肌纤维的数量上,6年训练经验的健美运动员跟普通人在平均数量上看,没有显著差异,这也就是说:肌纤维的数量恐怕很难通过训练增加。
其次,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健美运动员,二头肌的肌纤维数量个体差别都很大,从17.2万条到41.9万条不等。也就是说:肌纤维最多的人,肌纤维数量是最少的人的2.5倍左右。这样,从理论上说,他肌肉增大的潜力,也是肌纤维最少的人的2.5倍。
事实上,这个实验也观察到,被实验者肌纤维数量多,肌肉量也较大。这就说明肌纤维的数量,是影响肌肉增大空间的一个因素。
而且,这还只是肌纤维数量这一方面的差异。
肌纤维的类型特点(简单说也就是快肌慢肌的比例)、激素的差异、激素受体的差异、营养代谢的差异、甚至结缔组织的差异等等,都会影响到增肌的效果。
我们举个极端的例子,比如关于合成代谢类固醇的研究,会发现即便使用合成代谢类固醇,有一部分人也没有明显的肌肉增大,但有一部分人反应就会很明显,这可能跟激素受体、激素的转换率清除率等等都有关系。当然,这类研究使用的剂量相对较小,但是也能说明一定的问题。
也就是说即便用药,这种极端的手段,仍然不能简单的让所有人都变成健美明星。人体非常复杂,并不是有些人想的那么简单。
所以,我们说有些人练得好,不一定就是方法绝对最正确,可能就是天赋好。反过来说,比较之下,练得不好,也不代表方法绝对错误,很可能也是天赋的问题。
在具体训练当中,真的是有的人一练就有,有的人训练几年,效果也就那么回事。排除训练方法、营养等等方面的差异,那么个体差异可能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所以,大家在增肌训练当中,一方面不要轻易质疑自己的训练方法,如果训练效果不好,也可能是自己的生理生化特征决定的。另外一方面,不要看着谁练的好,就觉得他一定“会练”,他说的绝对正确。前面说了,形体练得好的不代表方法绝对最正确。
也就是说,增肌训练方面(也包括营养方面),不要轻信个人经验,不要被“练得好的”牵着鼻子走。对,有些读者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形体练得好的很多,但一个人一个说法。过于相信个人经验,一方面容易被误导,因为其他人的个人处理方式不一定适合你。另外一方面,也容易让你在各种个人观点的轰炸中晕头转向。
作者:仰望尾迹云
补剂品赏 媒体团队 内容总监
知乎 云健身 专栏 作者
从不上无用的图,从不说无用的故事。
云大的特点就是从不花不必要的时间去备注文献出处或者复制不必要的图片显得很高大上。
把更多的时间用到学习,生活上。但是你问,有必要的话,他肯定花时间能给你找出来。
所以看到文内的研究实验举例没有标明出处,请不要感到诧异或者不严谨。
云大科普的知识和保持的客观性,无愧于广大朋友的支持和信任。【Alcad说】
Sina 微博:
@云健身-仰望尾迹云
字句优化,内容补充:Alcad
Sina 微博:
@补剂品赏-Alcad
补剂品赏,和您一起推动中国健身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补剂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