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孩子被打,阻止还是忍着?心理学家的回答让人意外

文 / 幼儿说
2017-08-25 09:23

【幼儿说】原创,转载请标出处

看到自己孩子被人打时,你是怎么做的?

那一幕,常常让我记起:

有一次,带着孩子到一个小公园玩。没多久,就听到哭闹声——两个小男孩在打架。

一个穿着蓝色衣服,个子小,长得秀气,大概只有3岁;另一个小男孩穿黄色衣,长得粗壮,大概有6,7岁。黄衣男孩由于力气大,扯着蓝衣男孩的衣襟,不是转圈,就是一会甩左边,一会甩右边,就像耍玩具,但无论怎样都甩不掉蓝衣小孩。因为蓝衣小孩一直紧紧揪住黄衣孩子脖子上的钥匙挂绳,一再地用日语让对方停下来,说他有话说。但黄衣小孩可能听不懂,每次他甩得越凶,自己就越难受……让人疑惑的是,两个孩子的家人迟迟没出现。

眼看孩子被打,阻止还是忍着?心理学家的回答让人意外

没多久,一位老太太出现了,气急败坏地把黄衣大个子小男孩揪回家,一路骂骂咧咧。最后,蓝衣小个子男孩拍拍身上的灰尘,走到了一位中年女人面前,用日语喊了一声“妈妈”,中年女人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也用日语说了一句表扬的话,意思大概是表扬孩子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而没有第一时间找妈妈。原来她是小个子男孩的妈妈,并且一直在旁边看。

后来,我遇到了一位来自日本的老师。日本老师的解释让我释然:在日本的幼儿园,即使老师们看到班里的两个孩子打架,老师们不会立即阻止,也往往先是观察。大多数时候,在老师干涉前,孩子们都能很好地解决他们自己的小矛盾。“把问题交给孩子自己解决”,是日本很多家庭养育的准则。

再后来,我看到了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乔治·斯派维克一项历时25年的研究,便明白了“把问题交给孩子自己解决”这一家庭养育准则的深刻意义。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25年的研究

乔治·斯派维克是美国的一位知名的心理学家,他经过25年对幼儿的研究,特别是对那些幼儿园的孩子的观察,最后,他发现,那些最能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常常是那些人际关系好、学习成绩也较好的孩子。

因此,乔治·斯派维克认为,拥有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孩子,即使在解决问题时失败,他们未来也能更冷静地面对困难,这些孩子也最容易成为懂得找到最佳解决方案的那些孩子。他倡导每个孩子都能养成从小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他的理念也受到了无数美国家庭的认可。

眼看孩子被打,阻止还是忍着?心理学家的回答让人意外

▷“把问题交给孩子自己解决”,常常会给孩子带来3个正面效应:

1、断绝了心理依靠

有人说,“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为什么常常看大人?那是因为大人保护过多导致。”这些孩子也大多数有心理依赖,致使他们每当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便是寻求帮助,久而久之,这种心理模式便会内化成他们的行为准则。这种习惯,也会影响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其他方面,比如他们可能不仅在被人欺负时不还手,而是等待大人帮助,他们还可能会在玩具被抢时等待大人索回、跟小同伴吵架时等待大人还嘴……

2、养成自己解决困难的习惯

当一个孩子真正承担起一件事情的责任时,他们是会自己想办法解决的,那些选择回避困难的孩子,常常是因为父母给了他们太多的依赖。从孩子婴儿期开始,玩具掉了孩子自己捡、被争抢玩具孩子自己面对,父母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的习惯。“把问题交给孩子自己解决”的根本,并不是父母置之不理,而是聪明父母帮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他们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懂得如何更好地与人交往

孩子们通过自我解决在跟小伙伴的矛盾的过程中,他们常常能很快地掌握规律——哪些解决方法是可行的,哪些会激化矛盾引致更多的摩擦,怎样的应对能缓和矛盾……这种技能是父母帮忙时孩子们不能获得的。所以“把问题交给孩子自己解决”,孩子们也会在多次尝试中,学会如何与人更好地交往。

▷孩子受伤怎么办?

眼看孩子被打,阻止还是忍着?心理学家的回答让人意外

“把问题交给孩子自己解决”?孩子受伤怎么办?这是大多数父母因此排斥“把问题交给孩子自己解决”的直接原因。“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理性的父母不会为了保护孩子,而永远地把孩子藏在身后。我们回想一下幼儿说在前面提到的日本老师的做法——不第一时间阻止,而是先观察,如果发现有较重的伤害的可能性时才及时阻止。先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给孩子,而不是剥夺。

当父母尝试这样做之后,孩子们常常会得到“自己解决问题”的3个正面效果。慢慢地,你便能发现孩子真的能解决所有问题,即使有时候会失败,有时候也不可避免地带一些小伤。父母需要明白的是,孩子不可能一辈子都藏在你身后。

▷我为什么成了堂哥的童年“噩梦”?

记得我很小时候,常常被堂哥抢东西,无论是驱虫塔糖还是小泥人玩具。有一天晚上捉了一只奄奄一息的萤火虫放塑料瓶炫耀,立即引来堂哥争抢。记得当时我被大我3岁的堂哥摁地上,我一开始大声哭喊奶奶帮忙,耳聋又眼花的奶奶走到我们旁边,只说了一句:“哦,你们玩什么游戏?好好玩!”我那一刻的内心是崩溃的,无助中我看到了堂哥黑发飘飘(不是很长,但绝对能揪住),便狠狠地揪住了他的头发,揪了很久很久,最后到大人们要睡觉,我被大人反复劝说才放了手。从此我每次伸手要抓他头发,他便慌忙跑回家……

长大后,堂哥常常说我是他童年的噩梦。而我总说,我是被逼的,因为耳聋又眼花的奶奶把问题踢回给我,才成就了那一刻的蛮妞。

▷1岁孩子创意性地面对抢东西

我家两个孩子也常常会有些小摩擦,即使他们是5岁的哥哥和1岁多的妹妹。哥哥有一天得到了一个新书包,立即招引来嫉妒的妹妹争抢,愤怒的哥哥把书包藏起来。没多久,大家发现妹妹不见了。一家人找啊找,最后在哥哥房间的角落发现了露出来的妹妹的一只小脚丫。呃,原来,妹妹不仅找到了被藏起来的书包,还美美地把自己藏进了哥哥的新书包,并且毫无声息。

眼看孩子被打,阻止还是忍着?心理学家的回答让人意外

后来玩够了,妹妹再也不愿碰一下书包了。

看来,孩子们自己才是那个最佳的问题解决者啊

所以,爸妈们,别小看你家孩子,把“把问题交给孩子自己解决”,你常常能遇到惊喜——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越来越好。

本文关键字:解决问题、家庭养育、心理成长、亲子育儿、早期教育

幼儿说(微信公众号:bb-edu),一枚亲子心理咨询师,最喜欢“掏”国外心理学家们的育儿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