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羁绊了人类进化五千年的神性文化
心理学?在普罗大众的看法里就是神秘的代言词。心理学给人感觉就是神秘,大家甚至有把心理学神性化的趋向。这得益于许多影视小说对心理学的推崇,无论是西方的福尔摩斯还是东方的狄仁杰(这里选用比较昭著的两个代表性人物)都是依靠强大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洞察力获得青史留书。以至于到了现代的无神时代,有的人看到心理学家会有点恐惧感,怕被一眼看穿似的。
但其实,心理学只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亦称“心理科学”。心理表现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用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那么,心理学到底是从何而来,他又是经过怎么样的辗转最后形成这一门博大的学科文化呢?接下来,我们就对心理学的历史和原理进行一个框架性的剖解,让大家更直观清晰的了解心理学。史:心理学这个词源自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是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古人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但事实上无论是东方和西方,对于心理学的认知在初始阶段都是处于一种懵逼鬼神说法的状态,无论是东方的佛道儒,还是西方的基督,教义的基础都存在着了心理学的影子。这些影响被不同的人所运用产生的效果也在很大程度影响着历史的格局,这些是题外话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人们一直以为对心理学者存在很大的错误认知,认为心理学者就是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来达到窥探人心,似乎只有特殊的职业才会去学习这门学科,如警察,政客,心理医生等。但事实上心理学者也是跟所有的普通职业一样进行自己的职内工作,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认识、情感或意志(知情意)过程统称心理过程,这三个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在一起。由于各个人的先天因素不同,生活条件不同,所受的教育影响不同,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不同,因此这些心理过程在每一个人身上产生时又总是带有个人特征;这样就形成了每个人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的不同。譬如,各人的兴趣广泛性,兴趣的中心、广度和兴趣的稳定性不同;各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不同;有的能力高,有的能力低;各人的情感体验的深浅度,表现的强弱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的大小也不同。所有这些都是个性的不同特点。人的心理现象中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称为个性的心理特征。不仅在认识、情感、意志过程之间,而且在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之间也密切联系。没有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就无由形成。同时,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又制约着心理过程,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例如具有不同兴趣和能力的人,对同一曲歌,同一幅画,同一出戏的评价和欣赏水平是不同的;一个具有先人后己、助人为乐性格特征的人,往往表现出坚强的意志行动。事实上,既没有不带个性特征的心理过程,也没有不表现在心理过程中的个性特征。二者是同一现象的两个不同方面。我们要深入了解人的心理现象就必须分别地对这两个方面加以研究,但在掌握一个人的心理全貌时,是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的。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及其机制、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过程及其机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的科学。其性质是兼有自然科学性质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
心理,就是对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简称。人在清醒状态之下,随时都可以体验到某些心理,人们对它并不陌生。
例如下面一个生活片断:某女乙,清晨醒来,看到光亮照进屋子,听到窗外树上的鸟儿正在吱吱地叫个停。她打开窗户,一阵微风吹来,使她感到凉爽极了。她尽情地吸了几口清新的空气,似乎嗅到了一股花香,便猜想这花香大概是从不远处的花园里吹来的。她还记得,花园里有许多花,现在也许已开花儿了。今天休息,她很高兴,便在脑子里盘算着今天如果去花园玩儿,该多么惬意啊!她很喜欢花,已有好多天没有去花园了,应该去一下。忽然她又想起,报社的约稿还没有写完,今天应该交稿了,必须忍耐一下,坚持写完。想到这里,她很快收拾了一下,吃过早饭就开始写稿了……在这个小小的生活片断里,就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这里的“看到、听到、感到、嗅到”就是心理学中讲的“感觉”和“知觉”;这里的“记得、想起”就是心理学中讲的“记忆”;“猜想、盘算”就“思维”问题;“高兴、惬意、喜欢”属于“情感”;“忍耐、坚持”属于“意志”。这些心理活动或心理现象,都是人们所熟悉的。
人的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从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两个方面来说。
⑴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个别主体即具体的个人的心理。上述生活片断中小张的心理活动,就属于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一般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两大类。在心理过程与个性之间还有一种过渡的状态,即心理状态。这样,人的心理现象结构(人的心理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系统)就有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三大类。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主要是人脑),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简称为“知”)、情绪和情感过程(简称为“情”)、意志过程(简称为“意”)。三者合在一起简称为“知-情-意”。心理状态是介于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之间的既有暂时性、又有稳固性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统一的表现。个性心理是显示人们个别差异的一类心理现象。人们常说的心理学,就是研究上述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⑵群体心理:群体心理分为小群体心理和大众心理。同时作为社会的人,彼此之间必然要发生一定的关系,进行社会交往,从而产生交往心理。交往心理既存在于个人与他人之间,也存在于群体之间,所以将其列入群体心理之中。这样,群体心理就包括三大类型,即交往心理、小群体心理、大众心理。群体心理主要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即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它心理学分支学科(如管理心理学)也研究群体心理。心理学所要研究的,除上述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之外,还有其它许多具体的内容。对人的心理的探讨与研究,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就已经开始了。中国古代哲学、医学、教育和文艺理论等许多著作中,有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还是19世纪的事。今天,心理学已是具有100多个分支学科的庞大学科体系了,诸如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商业心理学、经济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咨询心理学……都是心理学庞大学科体系中的成员,而且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还会继续增加。
很多人以为心理学离自己很遥远,但是事实上心理学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心理学对人来说又有那些的正面影响呢?我们对心理学助益的概括从生活的不同维度去梳理一遍。
一、世界观:对于意识的起源、发生和发展的研究,对于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的研究,都能进一步地和具体地论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的产物、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等哲学命题,从而有助于我们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并清除二元论和唯心主义的影响。学习心理学知识,对于人际关系、社会交往、司法、文艺、体育等等,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家庭氛围:对于每个做父母的人来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往往方法不当,或者是过于迁就,或者是拨苗助长,因而常常事与愿违。其原因是:不懂得如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来进行因材施教,只知爱孩子而不了解孩子。
三、工作:我们的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都需要有高效的工作效率,都离不开激励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而努力工作。要达此目的,从心理学观点来说,就需要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办事,改进领导和管理方法,创设良好的生产或工作环境和一定的物质条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融洽的心理气氛,使大家在心理相容、心情愉快的情景下生产或工作,从而使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四、健康:俗话说:“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白了头。”这是人们从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心理影响生理的经验之谈。我们都需要健康,既要生理上的健康,又要心理上的健康。生理健康,要注重生理卫生;心理健康,要重视心理卫生。只有人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处在良好的状态,才算是真正的健康。健康是美好的,人人都需要;健康是幸福的,个个都向往。
五、经济消费: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我国的市场空前活跃,经济繁荣,人们的消费水平也相对提高。在市场竞争中,各种促销手段叠出,广告之声不绝于耳;消费者的需要不断更新,消费需要种类与范围不断增多和扩展。心理学的知识有助于经营者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销售;有助于消费者增加对市场经营活动的认识,有助于提高购买能力,促进消费生活的合理化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六、认识自己:这也是心理学最重要的一点,认识自己,调节自己的言行。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着心理活动,而所进行的心理活动是否正确与有益,是值得注意与重视的一个问题。例如:同样是受到表扬,有的人从此趾高气扬、骄傲自大,有的人更加兢兢业业、谦虚谨慎,前者是不好的,后者是有益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说聪明人的心理活动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心理学知识,以实现自己心理活动的科学化和最优化。
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会陆续更新更多与“心理学”相关的文章,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下。最后的最后,国际惯例,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
-----本文由然天书长空独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