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学霸的苦恼,从做个好孩子开始!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厌学、抑郁、自杀的状况,甚至是好学生、好孩子。我们也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成功者,尤其是年轻的成功者,出现无法解释的自杀倾向…
当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求孩子按我们所想要的那样去变得可爱、学会这学会那的时候,真的有关心过他内在真实的感受与情绪吗?
- 故事 -
薇薇,13岁,初二学生。提起她的大名,街坊四邻无不举起大拇指,称赞她聪明好学、礼貌懂事、是同龄人的榜样,家家都用她来鞭策自己的孩子,谁都知道她是“学霸”,除了在班级的成绩次次第一名之外,还考取了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钢琴八级等多种证书,真让人望尘莫及!
不得不说薇薇的优秀离不开她父母的功劳。她的父母虽是普通工人、收入不高,但为了更好地培养女儿,他们省吃俭用、每日做多份兼职,将辛苦赚的钱全用在孩子身上。他们因为文化不高、吃了不少苦,希望女儿不要贪玩、好好学习、以后能出人头地。
或许在外人看来,薇薇成绩优异、父母疼爱、老师喜欢、同学羡慕,生活过得一定很惬意,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父母眼中的期望、周围热切的目光如同无形的枷锁,勒得她喘不过气来。事实上,她并不喜欢学英语和弹琴,和其他孩子一样,她也渴望友情、喜爱玩耍,但她不想让父母失望,于是选择了忘却个人喜好、全心投入学习。
她反复告诫自己“业精于勤荒于嬉”,每天按照制订的学习计划,奔走于家庭和学校之间,除了吃喝拉撒睡,一睁眼就是学习、培训和考试,很少有玩的时间。她一直认为自己背负有很多责任,以为只要考出好成绩、让父母满意,自己也会开心。
然而,时间一长,她觉得日子过得单调、无趣,即使考出好成绩也体会不到内心的快乐,看到其他孩子嬉笑打闹,她有种说不出来的羡慕和孤独感。
她的心情越来越糟,讲话也越来越少,看什么都不顺心,做什么都缺少兴趣,吃饭没有胃口,晚上睡不着、早上又醒得早,白天没精打采,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整个脑袋就像生了锈,学习起来越来越吃力,成绩直线下滑。沮丧的她时常烦躁、控制不住脾气,有几次和父母大吵了一架。
一向骄傲的她开始自卑起来,她觉得生活再也回不到从前,自己明知对不起父母,却又有心无力,这让她难以接受,她害怕去学校,不愿面对周围人异样的目光,甚至有次她偷偷欲拿刀割伤手腕,幸好被母亲及时发现和制止。
看到一向乖巧的女儿变了样,薇薇的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复劝说下,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这才得知女儿患上了青少年抑郁症。
经过药物和心理治疗,薇薇逐渐恢复了健康,她抛开了以往不必要的“责任感”,不再将考高分和取悦家长当成唯一的乐趣,而是凡事尽其所能、顺其自然,活的更加开心、自在。
成为一个好孩子需要付出的代价
客体关系理论大师温尼科特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假性自体”——父母在孩子面前的绝对支配地位,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步入取悦父母的节奏,然后压抑自己内在的真实感受,长大后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当父母对孩子的爱伴随着苛刻的条件时,孩子会意识到,如果他想让父母微笑而不是皱眉,温暖而不是冷冰冰,他必须学会做父母想让他做的事,于是他开始努力取悦父母,让自己变得可爱。孩子尝试了解父母的喜好,学着做父母喜欢的事,甚至在父母要求他做之前就把事情做好,成为所有人眼里的“好孩子”。
但孩子取悦母亲的同时,也付出了代价。这个代价即是:孩子逐渐与自我真实的感受和情绪失去了联系。孩子失去了对自己真实感情的认识、热情、清晰感和意义感。这个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成为非常好的学生,擅长运动,或其他任何受父母赞许的活动。
他们表面上可能非常努力,成绩出众,但内在感觉迷茫、空虚。他们对自己的优秀或成功没有任何愉悦感。当在现实中遭遇了某些事情,他们会责怪自己,会说是我自己太糟糕了,所以我现在才突然考不好,这么抑郁,想自杀。许多这样的人都伴随着假性自体长大,他们内心的抑郁是隐藏的。
结语
青少年抑郁症是抑郁症常见类别之一,多以学习压力大、遭遇重大挫折等负性生活事件为一定的诱发因素,主要表现有心情郁闷(典型表现为早晨时心情最差)、没精打采、兴趣和乐趣感的减少甚至丧失及其他表现(如夜间睡眠差、早上醒得早、吃饭胃口不佳、难以集中注意力、自责自卑、缺乏自信、做事犹豫不决、思考问题及行为活动变慢、消瘦,严重时有轻生念头,甚至出现自杀和自我伤害行为等)。
如果你怀疑孩子得了抑郁症,最好立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当然,我们更多地是要减少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行为、性格都对孩子有难以预估的影响力。孩子是第二个自己,想要孩子成为快乐的人,家长应该先把自己塑造成快乐的人,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榜样,给孩子正确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