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我是你老子”,让儿子离家出走23年,强势不仅让骨肉分离,还毁掉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昨天,我看了一档寻亲节目,一对耄耋老夫妇来寻找离家出走23年的儿子,老人的儿子很优秀,是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用儿子的话说,大学毕业后是迫不及待的摆脱父亲的控制,逃到异地参加工作的,毕业两三年后,就以书信的形式告知家里,要与家庭断绝关系。
镜头前,这对老夫妇眼含热泪诉说着这么多年对孩子的思念与担心,因儿子不接家里的电话,母亲苦练拼音,学会用手机发短信,并将家里的境况通过 照片的形式发给儿子,可儿子始终没有回复,过了一段时间后,母亲再发送照片时,却被提示发送失败,原来儿子已经将她拉入黑名单。
母亲说他们岁数大了,能等儿子的时间不长了,这次不远千里来录制节目,寻找儿子,担心身体吃不消,会有什么闪失,所以,来之前就已写好遗嘱。看到这里,作为母亲,我潸然泪下。
为了让这个家庭破镜重圆,工作人员花了很长时间与老人的儿子沟通,儿子倾诉着这么多年来的委屈,他说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父亲曾经说过,“我是老子,你就得听我的!”还列举了很多父亲专制强势的例子,包括上大学了依然要求他每顿饭吃多少;每天去哪里上课都了如指掌;与同学如何相处,父亲也要介入。
他将父亲做的这一切总结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如果自己不顺从父亲,父亲就会产生怨毒,报复他。在谈到能否原谅父母时,他说:“这就像当年有人拿刀砍你,现在他来跟你道歉,你能原谅吗?”儿子认为自己现在快到了知天命的年龄,还未成家立业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所以,他不愿意出来见父母。
讲这件事情,我无心评判谁对谁错,只想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谈一谈父母强势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希望大家能从中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不再出现故事中那样的悲剧。
强势,常常是父母不知不觉就会犯的错误强势,貌似是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时都会不知不觉产生的问题,有些时候连我们自己都不会意识到这是错误的,因为我们会觉得自己是家长,有义务教育好孩子,而且孩子年龄小,认知能力不强,当然就要好好管教了,所以,就会有失偏颇。
有一次,我去幼儿园接儿子,遇到一个朋友,朋友就拉着女儿的手说:“多多,快叫阿姨!”多多看了我一眼,躲到了妈妈的身后,低着头不愿说话。
朋友就很生气,一把将孩子从身后拉了出来,“妈妈教育过你,一定要懂礼貌,快点叫阿姨!”多多依然低着头,时不时地摇摇头。
见状,我赶紧对朋友说:“没关系的,别难为孩子!”但朋友不依不饶,非要孩子开口讲话,搞得我十分尴尬,找了一个理由赶紧离开了。
这位妈妈的本意是好的,希望孩子能主动与人打招呼,讲礼貌,但是做法太强势了,即便是孩子含着眼泪说了一声“阿姨好”,下次她也不一定会主动与人打招呼。
因为孩子感觉不到与人打招呼的快乐,脑子里记得完全是上次被妈妈训斥的场景,或许她会为了逃避妈妈的训斥与人打招呼,那么,如果妈妈不在身边,她还会主动与人打招呼吗?
所以说,强势不是教育好孩子的方法,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性格特征,顺势而为,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父母强势的表现是怎样的,会对孩子有哪些影响呢父母强势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大多会有三个共性:
父母总是板着一副冷面孔,一本正经的样子
有些家长觉得在孩子面前不能嘻嘻哈哈的,要板着一副面孔才行,不然孩子是不会害怕自己,听自己的话的。可是这样做,是不是让孩子在这个家庭中缺少了亲情的温暖呢?
家,应该是让人放松感到温馨的地方,可你的表现却让孩子感觉到是冰冷、无情、无趣,这样有利于孩子成长吗?诚然,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严没有错,但不是靠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就可以实现的。
制定严格的规则与目标
孩子要想茁壮成长,当然离不开父母的管教,但管教不是用条条框框的规则和目标,将孩子捆住,“你必须……”“你不许……”想一想,你对孩子说过多少这样的话?
或许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在短时期内学习成绩提高,行为更规范,但是一旦离开了父母的严格管教,孩子就会如脱了缰绳的野马,失去了控制,因为对他外部施压的因素消失了,而孩子始终没有养成自律的习惯,即学会自我管理。
不允许孩子犯错
家长总喜欢把孩子做错事当成是一无是处的坏事,所以,孩子只要犯错,就会招致父母的责骂,还记得孩子蹒跚学步的样子吗?不经历过无数次跌倒爬起,孩子怎么能学会走路?现在孩子犯错也是在学习“走路”,不是吗?
如果你不允许孩子犯错,那么,孩子只能畏首畏尾,什么事情都不敢做了,因为他要确保不犯错,不受到批评啊?你希望要的是一个敢于尝试的孩子,还是畏首畏尾的孩子呢?答案自明。
该如何与孩子相处当我们意识到强势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诸多不利时,就要做出改变,具体说来,应该做好两方面,一是心态的调整,二是亲子关系的调整。
以一种平等和宽容的心态来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小军的老师跟他的妈妈告状说,小军在幼儿园里打了小朋友,小军的妈妈将孩子接回家后,不问青红皂白,先将小军打了一顿,孩子哭着说:“是小勇抢我的书包,那是奶奶给我买的。”原来,小军的奶奶在一个月前出车祸意外去世了,小军现在用的书包是奶奶给他买的,孩子很珍惜,不允许别人动。
如果小军的妈妈知道了孩子的想法,还会动手打孩子吗?打过孩子之后是不是很后悔,很自责呢?没有哪个孩子不犯错误,不惹麻烦,在孩子犯错误、惹麻烦之后,先不要着急打骂孩子,给孩子说话的权利,有些看似很严重的问题背后,其实很多是容易矫正的小问题,可父母太过强势,不肯听孩子们说说自己的想法,总是用成人惯有的思维,去教育孩子,反倒使事情越来越糟糕。
美国心理学家泰勒说过,确保子女成功的父母,往往会教出失败的孩子,而充满慈爱关切的父母,因为能够包容子女的失败,往往可以让孩子走出另一条光明之路。
消除假民主,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
一位母亲拉着女儿地手说,“宝贝,送你去学钢琴好不好啊?学好钢琴,将来对你成长有好处……”女孩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父亲走了过来,蹲下来继续说,“别人家的孩子都学钢琴,你看幼儿园的丹丹,钢琴弹得多好,老师都喜欢她呢……”最终,孩子实在顶不住父母一而再再而三的唠叨,只能万般无奈地回答:“好吧。”
这并非民主,因为这里面包含了许多约束,如果孩子的想法不是父母心里想要的答案,他们会极力游说,甚至按照自己的想法帮孩子拿主意,真正的民主是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而不是把大人的想法想方设法地强加到孩子头上。
可能有人会说,照此说来,不是什么都要听孩子的了?并非如此,以女孩学钢琴为例,如果孩子不愿意学钢琴,我们不应该着急去游说她,不妨问问她是什么原因让她不愿意去学,如果不是真正对钢琴不感兴趣,而是一些外部因素,比如不喜欢钢琴老师,周末去学钢琴就错过了动画片,孩子的好朋友去学跳舞了等,我们就可以和她好好沟通,将她心中的疙瘩解开。
总之,大家要记住一句话,强势要么会让孩子愈发叛逆,要么会把孩子养成笼子里的小鸟,想飞也飞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