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0岁阿姨的哭诉:家里有长寿老人,并不一定是件好事

文 / 第一心理
2022-03-19 00:33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先”这在重视孝道的中国非常重要,而孝顺甚至成为了古代衡量一个人的工具,即便在今天社会,儿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有所变化,但是仍然离不开一个“恭顺”和“孝顺”。

甚至在很多家长心中,仍然有着养儿防老的理念,并且随着社会医疗水平和营养成分越来越高,长寿老人也是越来越多的,四世同堂、五代同堂的情况屡见不鲜。也许我们认为老人长寿是好事,但也有一些人持有相反观点。

埃里克森(Eriksson)认为人的一生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变化,简称为人格发展八阶段论(On the eight stages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每个阶段都有该阶段所需要完成的任务。

而以我们所谈论的长寿问题为切入点,应该对应第八个阶段中的成熟期(65岁以上),该阶段的老人处于自我调整和绝望期的冲突,当衰老来临,回顾过去,有人带着充实的感情与过往告别,也有怀着绝望而死亡。

这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品质的体现,是每个人在各个阶段都会出现的情况,如果在一生中老人完成了阶段性任务,就算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情绪障碍,则形成不健全的人格。而这种健全与不健全当年龄抵达之时,就会转移到子女身上。

长寿与否其实是一个双面性的问题,不仅仅对于老人本身来说,也包括养老的家庭和儿女们。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老人的身体情况比较好,身体硬朗,无病无灾,个人能够照顾好自己,其实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对于正处于奋斗年龄的儿女们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不管是从精力方面,还是金钱方面都是非常幸福的。

如果老人缠绵于病榻,三病两痛的,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身体被病痛摧残,也许并非是一件好事,不仅自身受到折磨,对家庭也是一种压力。

而这种压力的学术简称是“代际冲突”,指的是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年轻人心中的新时代、新观念和新渴望,以及对传统所产生的怀疑,都与老一代人的观念发生冲突,这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所提到的“抚育子女”和“孝顺老人”也许在当代人眼中并不是对等的观念。

“四代同堂”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认知的幸事,但社会的基础保障以及个人的能力,使得年轻人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支撑四代人的收入,按部就班的生活不容许有一点差错。

对于多子女的家庭来说,老人年老之后还是有人来分担的,但对于绝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没有人来分担。

就例如这位60岁的潘阿姨一样,阿姨本身就已经到退休的年龄了,而儿女也就是30多岁左右的年龄,相当于要多承受一到两位老人的压力。

而对于阿姨快九旬的父母来说,,大部分身体机能都开始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而60多岁的女儿也失去了工作能力,如果家庭殷实有足够的积蓄也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如果家庭收入不高,那么对于老人是遭罪,对于儿女也是一种压力。

但是这样的结论并非是儿女认为父母麻烦,因为除非从小儿女父母家庭不和睦的,大部分儿女仍是有反哺之心的。

对于老人来说,年龄越大心理年龄也就越小,处于一种反向的平衡,这种“老小孩”是需要人陪的,更何况八、九十的年龄一般身边是不能离人的,并且要宠着爱着,就像父母养育小孩一样。

但是这种宠和爱一定是建立在正当孝心之上的,愚孝只能是导致家庭不顺。

所以生老病死,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死亡终将会降临到我们每一个人头上,对于社会的本质来说,长寿是一个人的幸运和福报,对于家庭来说则是一个两面性情况。

如果能够高寿有儿女在旁,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享受天伦之乐,才是真正的晚年幸福。

但是如果病痛交织,卧床痛苦,儿女无福,牺牲自己,虽然听上去非常刺耳,但也确实是很多长寿老人家庭中所面临的事情。

就犹如这位60岁的阿姨一样,一定也是承受了精神和经济上的压力,才会觉得长寿也许有时候并非是一件好事。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