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儿童精神科医生不足500人,如何让更多温暖阳光照进“隐秘角落”?
交汇点讯 近日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与之相较的是,专职的儿童精神科医师却面临较大缺口,医疗资源分布与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凸显。
门诊人满为患,儿童精神疾病看病难
“孩子学习无法集中注意力,不想上学,已经离家出走3次,我们想挂南京市儿童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但从年初开诊到现在,都没有挂上号……”王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令家长失望的学习成绩和过早出现的叛逆行为让王女士很是头疼。在朋友建议下,她决定带儿子看看心理门诊,但工作繁忙的她几乎每次预约挂号时都是“无号”状态。
家长挂号难,儿童精神科医生的工作压力也不小。南京市儿童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黄懿钖告诉记者,目前医院只有2名儿童精神科医生,每天的门诊量达到60人次。
多年以前,南京市儿童医院就已经开设了儿童心理行为门诊,一直由儿童神经内科或进修过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医师兼任医生,且一周只有两三天出诊。直到2014年和2017年,两名儿童精神科专职医师吴丹丹和黄懿钖分别到来。“现在,我们每周有6天时间在儿童心理行为门诊和学习困难门诊坐诊,工作量趋于饱和。”黄懿钖表示。
在与南京市儿童医院广州路院区相距不远的南京脑科医院,儿童精神科有着更悠久的历史。1984年,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成立,这是我国第一所儿童心理卫生专业机构。1994年,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并入南京脑科医院。“因为良好的口碑,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每天的门诊量近200多人次。”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社会心理学学会副理事长、硕士生导师陈一心介绍。
与成人相比,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难度更大。黄懿钖说:“可供儿童青少年选择的药物非常有限,这也意味着,我们更多的是以心理干预的方式去治疗。儿童精神科医生的童心和耐心甚至比别的儿科医生更重要,有时也会借助玩具、游戏等方式来检查。”
“很多儿童产生心理问题和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医生要看的并不仅是孩子本身,更多的是要关注这个家庭。”陈一心告诉记者,“我们既要善于和家长沟通,也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况,与孩子交流。因为有时家长可能并不理解孩子,他们描述的症状可能是有误的,而孩子有的时候也会故意‘演戏’,让医生难以分辨。一些复杂病例甚至需要多次鉴别才可以确诊。”
全国儿童精神科医生不足500人,医疗服务可及性亟待改善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是指发病年龄小于18岁的精神障碍,一些可起病于人生任何阶段的疾病在儿童青少年阶段也可发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双相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此外,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还包括一些特发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精神障碍,如孤独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品行障碍、焦虑障碍、对立违抗障碍等。
“当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障碍时,可能很多家长会有病耻感,觉得孩子是不是有了精神病,甚至不愿意来医院检查。心理障碍不等于精神病!”陈一心强调,通过专业医生对精神障碍儿童进行矫正训练和疏导后,可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减少复发和成年后发病率。60%-70%的多动症儿童经过干预后在青春期后可以康复,孤独症孩子经过早期干预,也可正常进入幼儿园、小学,融入正常生活。
数据显示,我国有近五千万儿童青少年因罹患精神障碍需要专业治疗,而儿童精神科医生不足500人。这意味着,大约每10万名患儿才配备一名专业医生,且这些医生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全国的精神科医生少,儿科医生少,专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就更少了。”在采访中,陈一心透露出无奈。
记者调查发现,在南京,仅有14名专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集中在南京脑科医院和南京市儿童医院。由于省内其他城市及周边省份缺乏专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很多家长会慕名前往南京就诊。
宿迁市泗洪县的二年级学生豆豆就是其中一位。“他会经常毫无理由发脾气,谁也动不得他的东西。上课喜欢埋头干自己的事情,或者无缘无故就走出教室去了……”豆豆的爸爸秦先生告诉记者,豆豆其实成绩并不差,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会特别专注。“老师怀疑他是多动症,我们也不敢确认,就想带孩子来南京看看。”
“事实上,豆豆是典型的阿斯伯格综合征。”黄懿钖告诉记者,阿斯伯格综合征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一种亚型,与典型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而有突出的人际交往困难,语言交流困难,行为模式刻板仪式化,兴趣爱好局限特殊,运动笨拙等症状。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目前在宿迁当地只能得到针对典型孤独症的康复训练,并不能得到适合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需要的个性化治疗。而南京有一对一的家庭养育指导和社交训练。“对这些外地患儿来说,一周来一次南京显然不现实。甚至很多外地家长,大老远的跑来还挂不上号。我们有时也很无奈。”
专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少,专门的精神科儿童病房更是缺乏。陈一心告诉记者,以前,江苏省内乃至全国只有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有儿童精神科住院病房。近年来,江苏省内的苏州、无锡等市也已开设专门病房,全国各地更多的病房也陆续开设。“但总体上,病房的数量还是不够的。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现有的40张儿童病床已满,现在又增开了一个病区。”
后备人才不足,儿童精神科医生人才培养体系亟待完善
其实,儿童精神障碍看病难的现状早已存在多年。随着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不断增加,儿童精神科医生更显稀缺。“目前,我国招收儿童精神病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导师不足20人,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可想而知。”陈一心透露。
黄懿钖表示,自己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本科就读临床医学专业的她,在研究生阶段却选择了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方向。很少有人会主动选择这个方向。对很多医学生来说,这个方向意味着风险高、收入低,没有“前途”。而自己最终坚定地选择以此为职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的母亲——同样也是儿童精神科医生的陈一心。“小的时候,妈妈上夜班总会带着我,我感受到妈妈对这份工作的热情,长大了也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个职业。我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和我们志同道合的人,可以更好地呵护这些特殊的花朵。”
“总体来说,随着国家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的日益关注,情况正在好转。”陈一心告诉记者,作为我国儿童精神科医生的摇篮,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受卫生部委托已开设儿童精神科医生进修班,一开始前来培训的基本是成人精神科医生,随着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三甲医院都被要求开设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门诊,更多的儿科医生、儿保医生前来进行儿童精神科专业培训,回医院后开设儿童发育行为门诊、心理卫生门诊等。因此,进修班的人数逐年增加。“为了满足的需要,我们现在一年开设两期进修班,至今为止已经开展了43期儿童精神科进修班,每一期会有十名以上的医生前来进修。”
同样,儿童心理行为门诊也正发生着变化,积极适应社会。“今年年初开设学习困难门诊的时候,其实我们原本的想命名儿童多动症门诊,但最终考虑到家长的需求,还是决定将门诊名称定为学习困难门诊。”黄懿钖说。在南京脑科医院,有关儿童精神问题的讲座、义诊也会经常举办,帮助家长提高对于儿童精神疾病的认知,疏导青少年情绪问题。
整个社会也在积极发力。在南京中小学,“陶老师工作站”已成为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心灵安抚室。11月底,南京卫迦儿童发展中心即将开业,并设置儿童心理评估、分析、培训指导与家长培训等。“我们也希望有越来越多高质量的社会机构、社会人士和我们一起守护儿童成长,做好儿童精神障碍的早期的筛查和预防工作。”陈一心说。
在记者采访结束时,陈一心带记者来到了位于南京脑科医院6号楼的11楼的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康复中心。在这里,每天,都会有一群特殊的孩子在医生的指导下和家人一起做游戏、学习康复课程。他们看上去与平常的孩子无异,但他们需要专业的园丁,被更好地呵护。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甜 叶真
供图 视觉中国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