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成功戒烟的人很“可怕”,不建议你和他们交朋友

文 / 第一心理
2021-06-01 18:24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戒烟是公众认知中最难改掉的一个坏习惯了,我相信我们身边一定有很多吸烟的朋友们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尝试过戒烟,但是,大多数的朋友都会以失败告终。导致这么多人戒烟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些什么呢?

其中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心理上对于吸烟行为的依赖,认为吸烟可以使自己得到放松,另一方面也是更加重要的原因,就是生理方面,人类大脑对尼古丁渐渐产生的一种依赖。

尼古丁(Nicotine)是香烟中的一种有害人体健康的成分,是一种依赖性极强的物质,它之所以能够让人上瘾并且感觉到快乐,是因为尼古丁能够促进人脑中多巴胺的分泌。

经过临床试验证明,多巴胺的分泌与人类的快乐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人们一旦开始吸烟,就会感受到那样飘飘欲仙的快感,从而无法自拔。

与此同时,一旦开始戒烟,多巴胺的分泌就会回归正常水平,人们所能够感受到的快感也会极速地下降,这时就是人们常说的:“犯烟瘾”的时候了,人们会感受到强烈的烦躁与不安,从而产生对吸烟强烈的冲动,这也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戒烟反应”。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大脑在短时间内多次受到大量多巴胺的刺激,就会导致我们大脑对多巴胺的反应阈值逐渐升高,以至于人们进入一种深度上瘾的状态,此时除了导致他上瘾的物质以外,任何事物都无法激起他们的快感。

他们的生活质量会因此而大幅度下降,长此以往,人类的大脑就会发生器质性的改变。

由于吸烟有害于健康,并且是诱发很多疾病的根源性因素,所以很多人会尝试戒烟,在戒烟不成功的情况之下,有些人还会采用一些特殊的手段,例如“尼古丁代替法(NRT)”。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用类似于尼古丁口香糖类的除了香烟以外的含有尼古丁的东西,来代替香烟,以帮助尼古丁上瘾的人摆脱对于香烟的过分依赖,再通过渐渐减少含有尼古丁物品的摄入量,最终达到帮助吸烟者戒烟的目的。

这种方法看似有效,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种方法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它并不能帮助吸烟者从根本上摆脱对香烟的依赖,除此之外,这种办法还蕴含着很高的潜在风险。

由于吸烟者并没有摆脱对尼古丁的依赖,还在食用或者使用含有尼古丁成分的物品,以至于他们并不能跳脱出大量分泌多巴胺的快感循环,也就无法到达我们想要真正摆脱尼古丁的目的。对于该方法的使用者来讲,其成效只有让他不再通过吸烟的方式来获取尼古丁。

所以,这种方法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想要真正的摆脱对于吸烟和尼古丁的依赖,还是要从心理入手。

著名心理学家亚伦·卡尔(Allen Carr)曾经出版过一本名为《这本书能让你戒烟》的专著,其中提到,戒烟的核心力量是来源于对自我认知的改变。首先要做到克服生理上的依赖感,你就必须拥有极强的自控力。其次,你还要拥有强大的意志力。

但是万事万物相生相克,凡事物极必反, 如果一个人的意志力过于强大,也是会给人们带来一些缺陷的。有心理学家曾经指出,永远都不要和那些戒烟成功的人交朋友。

虽然这个看法有些过于偏激,但是,过强的意志力确实会给人们的社交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首先,意志力过于强的人通常都为人处事过于独断;其次,他们对于感情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所以会比普通人显得更加冷酷无情;最后,由于他们的这些特点,就很容易给身边的人带来强烈的压迫感。

具体解释就是意志力超强的人性格过于杀伐决断,虽然这在学习、工作方面是一种优势,但是把这种杀伐决断带到平时的生活之中就会显得他们不会为别人考虑,控制欲过强。

其次,他们在做出什么决定之后是绝对不会反悔的,在执行时也很少会考虑别人的感受,由于他们的生活过于理性,所以在普通人的眼里,这类人都有点不近人情。

最后,在生活中,他们常常会给朋友带来过大的压力,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非常的强烈,喜欢按自己的要求 去要求别人,喜欢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别人,所以他们相处起来就会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压迫感。

我们在选择交友对象的时候,要实事求是,也不是说所有戒烟成功的人都是不值得交往的对象。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Rawlins, W. K. (1994). Being there and growing apart: Sustaining friendship during adulthood. In D. J. Canary & L. Stafford (Eds.), Communication and relational maintenance (pp. 273-292). San Diego, CA: Praeger 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