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那些越没有本事的人,往往越让人感觉不舒服

文 / 第一心理
2021-03-09 00:27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社会比较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一个十分典型的概念,顾名思义,是对于不同个体而言,不同的观点、看法、思维的比较。这个过程在社会交往当中,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基于这一概念,科学家们引申出了相似性假说这一系统观念。这一观念认为,社会比较产生的原动力之一,就是个体对于自己清楚认识的一种本能的好奇心。

在这种心理当中,存在三种不同的方式,分别被称为平行、上行、下行社会比较。

一、平行社会比较

顾名思义,指的是进行于同辈群体或者年龄地位相仿的个体之间的社会比较,这种行为多见于好友、亲人、同侪之间。

二、上行比较

即与那些社会地位高于自己或者比自己更具有声名威望的人进行社会比较,如同成语“见贤思齐”。

但这往往会伴随一些消极的影响,这是因为在这种“跨等级”的比较当中,较明显的差异会使得人的内心比较“受伤”。

三、下行比较

与上行比较相对,是一种与比自己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低一些的人群进行的社会比较,但并非是和素不相识的人进行比较,而是在关系比较相近的人当中,寻找比较对象。

有的人也许会认为,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没必要与别人比来比去。这种心态是没有错的,的确不应攀比。

但这种社会比较现象是人类心理当中很正常的一种现象,并非是有意而为之的。我们只需要注意,不要在各种比较当中迷失了原先的本心就可以。

这种比较的心态正是人们得以认识自己、对自己产生较为客观地认识的必要途径。

可以试想,当我们与那些生活水平、社会地位都比我们高很多的人进行比较时,内心势必会比较悲伤,会由于这种情绪的对比而变得忧郁;

当我们与那些生活相对比较挣扎的人进行社会对比时,内心也许会有一些安慰,但更多时候会出现不舒服的感觉,这又是为什么呢?

本来按照我们的猜想,将自己的生活同那些生活依然处于比较低水平环境中的、甚至是处于温饱水平的人和家庭相比,内心应该会产生比较满足的感觉,至少不会难过。

然而我们忽略了一点,就是这种比较类型产生的原因。俗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们往往不会主动去和生活不如自己的人们进行比较。

但存在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他们主动向我们叙述自己的生活条件,导致我们被动、持续地了解其生活情况。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有的人生活也许比较艰难,甚至已经面临“揭不开锅”的局面,但碍于面子或是其他原因,往往会主动向别人提起自己生活状况,向外界传递“我的生活很不错,不要瞧不起我”的信号。

其实,这种言行往往会引起相反的作用,让周边的人反感。

所谓“越缺什么就越在乎什么”,这种炫耀式的言论也是自卑与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仿佛在他们言论当中,自己的生活越好,就真的拥有了这种生活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或听到那些身家过亿的大富翁炫耀自己,因为这种级别的人没有必要去做这种事情,外界早已知道他的生活水平了。

有差异的互动

社会互动要讲究平等与均衡,彼此在交往时所付出的感情,也是有“收支平衡”的。

假如在一段关系当中,其中一方始终付出更多,另一方付出更少或只知道索取的话,这段关系就是存在差异的。

这种关系无法保持长久,因为一味地索取或者付出迟早会让人变得很累。所以对我们而言,一定要注意上文提到的这些事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参考资料:《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