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开始废掉的3种迹象,别再愚蠢而不自知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很多人都会生活在一种比较“颓废”的状态之中,那么为什么会如此呢?究竟应该怎样界定这种状态呢?
相信很多人会在生活当中听到一些人经常说:“我要是……就不会这样了”、“我原本可以……”这样的话,也许有的人自己也会这样去说。
然而,俗话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之所以会在很多事情结束之后再后悔,其实并不是这件事情本身的失误,而是一种长期积累之下的结果。
就像是著名作家王小波所说,“人类的愤怒,其实都是对自己的一种无能狂怒。”
也就是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或者是自己的天赋其实难以和自己的梦想相匹配。
自我发展心理学(Self-development Psychology)这一流派当中,存在这样的看法,当个体经过了一些事情的考验之后,往往会对自己此后的所作所为产生一定的设定,我们会称之为“梦想”。
当然,由于个体间存在的巨大差异,这种对于未来的设想也是千差万别的。
那么假如我们顺着这一思路去想,就会发现,当一个人的生活当中开始失去了对于梦想的追求,不再以一种十分严格的要求去控制自己,那么其生活自然而然就会进入一种堕落、颓废的状态之中。一般这种生活的变化是存在这样一些标志的。
一、只是着眼于当下,而不去重视长时间的发展很多人说,生活其实就是在不断地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
很多人在生活当中无法摆脱对于一些习惯性行为的依赖,比如说在生活当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去过一种没有固定作息时间的生活,很多人会在凌晨依然在酒吧等场所“享受生活”;许多人干脆昼夜颠倒;众多大学生在校园当中一觉睡到下午。
我们的生活真的应该是这样的节奏吗?
在心理学当中,娱乐以及饮食给个体带来的感受是即时生效的,无论是吃东西还是进行一些放松和娱乐活动,个体的大脑都会在这种愉悦感受的刺激之下生发出一种物质——多巴胺,这种物质能够让个体得到一种欢快的感受。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有一些观点,认为人们应该“脱离舒适区”。
让自己在一种相对压力比较大的环境当中生活,这样才能生活在克制当中,提升自己的处理问题能力。而不是在日复一日的安逸生活当中迷失了自我,变得堕落与颓废。
二、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安慰自己很多人在生活当中其实并没有什么过于远大的理想,他们只是寻找一些所谓的“证据”,以此来证明自己似乎“过得不错”。
实际上他们只是无法跟身边的人比较罢了,只能和一些不如自己的人来比较,进行一种内心的麻痹。
就像之前提到的,个体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并不能简单进行一种横向的比较,这样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其实可以将现在的自己与之前的自己进行一种对比,这样可以看出自己相较于昨天,是否取得了进步。既可以更清楚地认识生活,也可以避免那种失落感。
三、在当下的生活中沉迷,没有心思做出进步社会科学当中有一个著名的实验,那就是温水煮青蛙,相信这是很多人都十分了解的。
其实不光是对于动物,人也是一样的。
所谓的“锅”就意味着自己所处的环境,当你已经习惯了在舒适当中生活,当你想要做出改变时,就已经来不及了。
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数千年之前的古人便已经深谙此道。一个人不能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之中渐渐度过每一天,而是应该给自己一些进步的动力。
人的一生其实不过短短数十年,有的人能够将几万个日夜涂上缤纷的色彩,有的人则是在同样的节奏当中重复着无趣的生活。究竟过怎样的生活,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 Norcross, J.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the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10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