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系,我们都在练习与痛苦“共生”





苏珊·桑塔格,1975 年。这张肖像出自胡加尔的《生死》,桑塔格曾为该书作序。
在疾病面前,她选择理智地采取一切可能的治疗手段:她阅读了各种与白血病相关的资料,借奥登的话说,“在我有任何感觉之前,我一定要先了解相关知识,而且是大量的知识。” 当骨髓移植无效,医生建议桑塔格“追寻灵性信仰”时,她大喊道:“我没有灵性信仰”。 她反对一切加于客观疾病之上的话语,力求用理性的方式治疗到最后一刻,直至死亡让一切停止。


参考资料:《疾病的隐喻》,[美] 苏珊·桑塔格,程巍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暮色将至 : 伟大作家的最后时刻》,[美]凯蒂·洛芙,刁俊春 译,中信出版集团
《每个人的战争》,[法]大卫·塞尔旺-施莱伯,张俊 译,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陪伴生命:我从临终病人眼中看到的幸福》,[美] 凯瑟琳·辛格,彭荣邦&廖婉如 译,陈寿文 审校,中信出版社
《当呼吸化为空气》[美] 保罗·卡拉尼什, 何雨珈 译,猫头鹰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流动的现代性》,[英]齐格蒙特·鲍曼,欧阳景根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医生的修炼》,[美]阿图·葛文德,欧冶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疾病不可先知:医生的永恒困惑》,刘畅,《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11期《生死之间:10堂课学会与疾病如何共处》,吴易叡,看理想App
《哲学家的10种生活提案:从苏格拉底到萨特的人生哲学》,徐英瑾,看理想App
撰文:袋米